侵
【源】 见《三辅决录》(7,9,12,17,21)及《姓苑》(6)。【望】 扶风(12,17,21,418)。【布】 北京、广东广州(91)、台湾台北(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侵恭,汉时扶风太守(7,12,15)。
现行罕见姓氏。今北京、广东之广州等地有分布。《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未详其源。其注云:“望出扶风。《三辅决录》有扶风太守侵恭,因居焉。”
【源】 见《三辅决录》(7,9,12,17,21)及《姓苑》(6)。【望】 扶风(12,17,21,418)。【布】 北京、广东广州(91)、台湾台北(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侵恭,汉时扶风太守(7,12,15)。
现行罕见姓氏。今北京、广东之广州等地有分布。《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未详其源。其注云:“望出扶风。《三辅决录》有扶风太守侵恭,因居焉。”
读音:Bāngdálièfū俄罗斯族姓氏。本意为桶匠,此当以技为姓。见《中国人的姓名·俄罗斯族》。
读音:Wūzhā【综】 清正蓝旗满洲监生莫墨立之妻为乌查氏(260)。又,清满洲正黄旗中有武扎氏(259),正白旗满洲护军佛保之妻为吴占氏,正蓝旗满洲前锋护军巴秋之妻为吴查氏,正黄旗满洲骁骑校坑色之妻
读音:nǚ xī liè【源】 ①金时女真人姓(60,71)。其先在辽时属呼伦贝尔敌烈部,以部为氏,至金时始称女奚烈,在元时又改称亦乞烈,明清时均称钮祜禄氏(100,180)。②赐姓。金宣宗赐张资禄姓
读音:rú rú【源】 其先为蠕蠕种,为突厥所破,归中国,遂以茹茹为氏(6,12,27,60)。【变】 亦作茹(27)。【人】 茹茹敦,北魏时高平公(27,70)。茹茹天保,隋时大将军(21,27,6
读音:Bāyántú【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克尔伦(一作克噜伦)(23,63,260)。【变】 清镶白旗蒙古骁骑校巴达克之妻为巴延图氏(260)、〔巴延图〕似即巴颜图之异译。
读音:Wú'nuòní景颇族姓氏。汉意为 “刺竹”,以为氏。《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收载,未详其他。
读音:làng wǒ【源】 唐时西羌酋长之姓有浪我氏,见《唐书》(60,62,63)。历史上羌族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 其注据《唐书》 云: “生羌酋长之姓有浪我氏。”
读音:Xīdéchǔbù【综】 清镶蓝旗蒙古领催二格之妻为锡德楚布氏(260)。
读音:Wǎzhīlásúndálǐ【综】 元顺帝至元二十六年诏立皇太子妃瓦只剌孙答里氏(57)。清《续通志·氏族略》作〔鄂齐尔苏达勒〕(24)。
读音:Zhuōkè【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浩齐特(23,63)。【人】 卓克谔勒哲图,清正红旗人,世居浩齐特,崇德中从征山东有功,赠云骑尉(23)。清代蒙古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清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