偰伯
【综】 偰伯寮巡,元时山东单州守,见《单县志》(21,60)。
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元有偰伯寮逊。单州守。”未详其源。
【综】 偰伯寮巡,元时山东单州守,见《单县志》(21,60)。
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元有偰伯寮逊。单州守。”未详其源。
读音:Yìmùchá【综】 清镶白旗蒙古马甲罗弥之妻为懿穆察氏(260)。
读音:Mǎhǎi【综】 彝族姓。属尼祖三基家支,世居四川金阳(375)。山西广灵亦有此姓(391)。
读音:Sānguì【综】 源出不详。广东顺德有此姓(363)。
读音:odūn【源】 金、元时女真人姓(57,71)。【变】 ①或即奥屯(71)。 ②汉姓为曹(13,71)。【人】 奥敦丑和尚,金时代州经略使(21)。奥敦世英,元时德兴府尹,其先世
读音:Wèiwúér【源】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畏吾儿氏(57,61)。按:畏吾儿、畏吾而、畏吾兀、畏吾、委吾均系元、明两代对回鹘的异译。回鹘在唐朝以前称回纥,今译维吾尔。故当以族名为氏。【变】 亦作
读音:Áojiā【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玛察(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玛察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后或改为单姓“敖”。
读音:qìng庆氏,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以王父字为氏,今无亏之子庆父,其后为庆氏,此又以父字为氏,而不以王父字为氏也。(见《万姓统谱》)齐公子无亏生庆克,其后为庆氏。(见《通志·氏
读音:Dūliè【源】金时女真人姓(56,71)。 【变】①后改为强氏(13,56,71)。②或即乌烈氏(71)。③疑清时满洲八旗中之都哩氏即出自都烈氏。金代女真族姓氏。其意为 “强”。陶宗仪《南
读音:Shíjiǎowā珞巴族姓氏。出自苏龙部东之石脚氏。《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收载,未详其他。
读音:xiān xián匈奴单于从兄先贤掸降汉,因氏。(见《通志·氏族略·代北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