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jù

【源】 ①春秋时晋大夫具丙之后,见《风俗通》(1,12,15,60)。②朝鲜族姓。【望】 中山、魏郡(17,21,418)。【布】 北京(92)、山西汾阳(278)、河北五莲(290)、浙江新昌(379)、余姚(389)、台湾高雄、屏东(68,261)、黑龙江尚志、双鸭山等地均有此姓。【人】 具瑗,汉时元城人,桓帝初为中常侍,后封武阳侯(61)。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 今吉林之蛟河,辽宁之清原,山东之鱼台、平度、平邑,山西之大同、忻州,浙江之余姚等地均有。汉族、朝鲜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晋大夫具丙之后,” 此以名为氏。② 《姓氏词典》据 《元和姓纂》 注云: “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于姬姓,系春秋时郑公子具的后代。” (按: 公子具,食采于开封,因以 “具封” 为氏,亦为 “封具” 氏,姑收录以备考。)

汉代有具褒,中山太守; 后汉有具瑷,宦者,中常侍; 明代有具春,弘治举人,任知县。

猜你喜欢

  • 奪石

    读音:Duóshí【综】 景颇族姓。属载佤支系,汉姓为石(166)。

  • 读音:Fā【源】①《史记·封禅书》有游水发根其人,游水,县名;发姓根名(63,80)。此为发姓之始。②东乡族姓。 【布】山东五莲(290)、新疆呼图壁(342)、湖北黄梅(361)、福建(92)、贵州

  • 读音:Bēi【源】 见《姓苑》(15,21,62)。舜之后象封于有庳(故城在今湖南道县北),其后有象氏,庳氏,畀氏,鼻氏(19,21)。罕见姓氏。《万姓统谱》收载。《姓氏词典》亦收,其注据《姓苑》

  • 留吁

    读音:Liúxū【源】 留吁国为春秋时赤狄之国,为晋所灭,其后以国为氏(60,62)。相传赤狄为炎帝之裔,故都在今山西长子、屯留附近(17)。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据《左传》云:

  • 读音:Zhǎn/Jaan,Jan【综】 源出不详。北京有此姓。

  • 读音:Chì《姓氏词典》 据 《姓考》 收载。其注云:“系古代回纥炽俟氏所改。”

  • 塔塔歹

    读音:Tǎtǎ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未详其他。

  • 技也

    读音:Jìyě《姓氏词典》 引 《元和姓纂》 收载。其注云:“北魏姓。‘西部大人,代为酋帅。后魏初,各依旧号为技也氏。’ 北魏有护军将军技也输石。”

  • 读音:Jiū/Jiou,Jyou【源】 见王圻《续文献通考·分韵姓氏》(19,21)。

  • 瑶里

    读音:Yáolǐ【源】金姓。奚王府初分五部,为瑶里、伯德、奥里、梅只、楚里,以部为氏(55,71)。【变】亦作〔遥里〕(55,71)、〔姚里〕(56,71)。【人】瑶里孛迭,金时北京路窟白猛安陀罗山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