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Rǎn

冉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一是以族名为姓氏,汉时西南夷有冉族,居于今四川茂县、汶川一带,其族人以族名为姓。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春秋时楚大夫叔山冉之后人以祖辈名为姓氏。三是以封地为姓氏,源于姬姓。周文王子季载,封于冉,春秋时灭于郑,子孙以封地为姓氏。四是相传为高辛氏(即帝喾)之后。

冉姓主要发源于山东境内。春秋时,孔子就有五名冉姓弟子。历秦汉,冉姓逐渐由山东播迁于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唐末五代时期,有重庆冉姓播迁至贵州。宋末元初,北方冉姓已播迁于今安徽、江苏、江西、湖北、湖南等南方省份。明初,山西冉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湖南、湖北、陕西、河南、山东、河北、安徽等地。明末的湖广填四川,有湖北、湖南之地的冉姓迁于今四川、重庆。清康乾年间以后,有河北、河南、山东的冉姓闯关东进入东北三省。如今,冉姓尤以四川、重庆两地为多。

冉姓历史人物有冉求,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弟子,有治政之术,曾为季氏宰。冉耕,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弟子,为人正派,以德行著称,后得恶疾而早逝。冉瞻,十六国时后赵大臣,石虎养子,有勇有谋,骁猛善战,以战功累迁为左积射将军,封西华侯。

冉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三百零一位。


【源】 ①相传高辛氏(即帝喾)之后(6,12,17,60)。②春秋时楚大夫叔山冉之后,以名为氏(6,12,17,60)。③系自姬姓。周文王之第10子季载,武王母弟也,封于冉(一作聃,故城在今湖北荆门县那口城),春秋时灭于郑,子孙以国为氏(17,60)。一说,周文王之子聃季载封于聃,子孙以国为氏,后人去耳为冉氏(7,17)。④唐时四川夔州、开州土著多此姓,皆冉䮾种(7,60)。冉䮾为汉时西夷所建古国,其后或以冉为姓。今鄂川湘交界地域之土家族仍有此姓(175,387)。【变】 亦作聃(7,17)、染(62)、��、��、��(17)。【望】 东鲁(17,418),武陵(21)。【布】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4%。尤以四川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冉姓人口49%。贵州、河北等省也多此姓。上述三省冉姓约占全国汉姓冉姓人口79%。【人】 冉雍,春秋时鲁人,孔子弟子(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很广,今河北之阜平、固安,山东之平度、昌乐、平邑、淄博,山西之太原,江西之金溪,云南之陇川、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水、土家、布依、仡佬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高辛氏之后。” “高辛”,相传为上古帝喾之号,乃黄帝曾孙,帝尧之父。②又云: “楚大夫叔山冉之后,以名为氏。”③ 《姓氏考略》 注云: “周文王子季载封於冉,以地为氏。” ④又据 《汉书·颜注》云: “今夔州、 开州首领多冉姓, 皆冉、 ��种。” (按:“冉��”,《中国姓氏大全》、 《姓氏词典》 皆引作 “冉”。 以 “” 为是。 “��”, 类推简化作“��”, 《康熙字典》音lóng, 又音péng。“”音máng, 古代少数民族名。《姓氏考略》误。) 此以族为氏。古夔州在今四川之奉节; 开州,即今四川之开县。或称,此之“” 种,即土家族冉姓之先。明田汝成《行边纪闻·蛮族·冉家》: “冉家,邛、筰冉氏之裔,今酉阳、乌罗部落之长名冉姓者,一曰冉家蛮,诟之曰南客子。其族散处沼河、佑溪、务川之间。” 又,以族、以国,《汉语大字典》 皆音nán; 以姓,则音rǎn。⑤或称:与染氏同。《中文大字典》 注“” 云: “姓也。或作‘染’。”

春秋时鲁有冉求,孔子弟子; 唐代有冉安昌,招抚使; 宋代有冉宗闵、冉夔,登进士第。

猜你喜欢

  • 读音:Shū【源】 见《姓苑》(21,62)。【布】 江苏武进有此姓(314)。现行罕见姓氏。今福建之清流有分布。《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亦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céng【音】 又音层(Céng)(91)。【源】①系自姒姓。夏王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鄫(故城在今山东苍山西北),春秋时灭于莒,其太子巫奔鲁,遂以国为氏(3,7,9,15,17)。②系自姬姓。鄫(

  • 富爾庫魯

    读音:Fùěrkùlǔ清代满族姓氏。刘庆华《满族姓氏录》收载; 《清通志·氏族略》译作“富勒库噜”。

  • 鬼方

    读音:guǐ fāng【源】 古时鬼方国之后,以国为氏(17,62)。陆终娶鬼方女嬇,生六子,见《世本》(11,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世本》云: “陆终娶鬼方女

  • 巴莫

    读音:Bāmò【综】 彝族姓。四川越西有此姓(210)。

  • 鄋满

    读音:Sōumǎn《中国姓氏大全》 收载。其注云: “历史上的复姓。一作 ‘鄋瞒’,单称‘鄋’。春秋时长狄族的一支,后为齐国所灭,其后因以为氏。”详见 “鄋瞒”条。

  • 读音:Mǎ【源】系出非汉族姓。又,佤族简恩氏,其后裔分别以其两子的名为氏,其一为玛氏(159)。亦作马,世居云南西盟(160)。亦见《中华姓府》(63)、《新编千家姓》(73)。【变】亦作码(91)。

  • 吐賽

    读音:Tǔsài【综】 佤族姓。世居云南沧源岩帅上班老(161)。

  • 读音:Mù【源】见《新编千家姓》(73)。或为非汉族姓(62)。 【布】安徽淮南(362)、北京、湖南绥宁等地均有此姓。 【人】墓先,曾供职于中华民国(1941年)西昌行营政治部(62)。现行较罕见姓

  • 兆齊特

    读音:Zhàoqí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23,63)。【变】 清镶黄旗蒙古马甲诺尔布之妻为兆齐里忒氏(260),〔兆齐里忒〕似即兆齐特之异译。【人】 兆齐特舍利保,清蒙古镶红旗人,世居察哈尔,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