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源】 见《姓苑》(15,21,24)。【布】 江苏武进(314)、江西广丰(328)、安徽淮南(362)、浙江诸暨(368)、萧山(209)、台湾台北(64)、内蒙古乌审旗、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前剌,五代时晋人,曾任飞龙将(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大同、晋城、临汾,湖北之武昌,福建之邵武,四川之通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初见於《姓苑》,未详其源。
古代有前刺,晋人,飞龙将。
【源】 见《姓苑》(15,21,24)。【布】 江苏武进(314)、江西广丰(328)、安徽淮南(362)、浙江诸暨(368)、萧山(209)、台湾台北(64)、内蒙古乌审旗、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前剌,五代时晋人,曾任飞龙将(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大同、晋城、临汾,湖北之武昌,福建之邵武,四川之通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初见於《姓苑》,未详其源。
古代有前刺,晋人,飞龙将。
读音:Qǐng【综】源出不详。台湾台北(68,261)、安徽淮南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云南之泸水、山西之忻州及雁北地区有分布。汉族、白族有此姓。此姓系泸水县公安局提供; 《山西人口姓
读音:Pōsù【源】 彝族姓。属武拉家支(375)。
读音:Yáoyuè【综】源出不详。新疆人有此姓,见《中华姓府》(63)。
读音:Gōngchóu【综】 战国时韩国有公畴竖(一作坚)见《战国策》(11,17,62)。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 引《中国姓氏集》收载; 《姓氏词典》引《姓觿》亦收,未详其源。战国
读音:yè dà fū魏后有叶大夫氏。(见《路史》)
读音:Mènghuò【源】 春秋时齐国大力士孟获之后有孟获氏(7,12,60)。【变】 一作〔乌获〕(7)。历中 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吕氏春秋》齐力人孟获之后; 一云
读音:Chénlín【综】 系由陈、林两单姓合成。台湾高雄有此姓(68,261)。现行罕见之复姓。今广东之丰顺有分布。汉族姓氏。此乃丰顺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按: 疑其以父、母之姓合而为己
读音:zǐ chú【源】 春秋时鲁国有公氏,又有子氏(60,62)。【人】 子商,汉时人,见《汉书·古今人表》(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读音:ruò gān【源】 若干为漠北地区鲜卑族部落,以部为氏(70,78)。其先与魏俱起,以国为姓(6,12,17,27,60)。【变】 ①北魏时改为若氏,一说,改为苟氏,见《魏书》(7,27,60
读音:Āxī【综】 唐时突厥姓。唐玄宗时有突厥降户阿悉烂,见《新唐书》(242)。西突厥十姓有阿悉结阙俟斤、阿悉结泥敦俟斤,属弩失毕部(428)。阿悉氏似出此两部之后,以部为氏。《姓氏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