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
读音:shèng
【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郑国公族之后(91)。【布】 湖北武汉有此姓(91)。
现行罕见姓氏,今湖北之武汉有分布。汉族姓氏,《中国姓氏大全》收载; 《姓氏词典》亦收,其据《路史》 注云: “源于姬姓。郑公族后有剩氏。”
【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郑国公族之后(91)。【布】 湖北武汉有此姓(91)。
现行罕见姓氏,今湖北之武汉有分布。汉族姓氏,《中国姓氏大全》收载; 《姓氏词典》亦收,其据《路史》 注云: “源于姬姓。郑公族后有剩氏。”
读音:Húzhá’ěr【综】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胡札尔氏(256)。
读音:xià【源】 见《姓苑》(15,21)。罕见姓氏。《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姓氏词典》俱予收载,初见于 《姓苑》。未详其源。
读音:yǔ【源】 ①古有圉国,后为卫大夫食邑(故城在今河南濮阳西北),其后因以为氏,见《姓源》(17)。②春秋时楚大夫圉公阳之后,以邑为氏(7,24,60)。③《周礼》有夏官圉师,为养马者,后以官为氏
读音:yè dà fū魏后有叶大夫氏。(见《路史》)
读音:Shuǎngjiū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郑樵注云: “ 《左传》 少昊氏官名。国于齐土,因氏焉。”《姓氏考略》分其源为二:①其据《元和姓纂》注云:“古爽鸠氏之后。”
读音:Zhálátái《姓氏词典》收载,其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 “蒙古族姓。元有靖安县达鲁花赤潮海,姓此氏。”
读音:Bǐdì【综】 拉祜族姓。世居云南金平茨通坝乡大寨,汉姓为马(134)。
读音:chǔ shī春秋宋、卫、郑皆有褚师之官,以官为氏。(见《姓氏考略》)褚师,宋共工子,子石为褚师,因氏焉。(见《万姓统谱》)
读音:Máowǔmáowàng【综】 台湾土著姓。清道光六年,淡水厅下南庄,即今苗栗南庄乡,赛夏族姓,意为薏芢,后改用汉姓朱(65)。
读音:Wěi《姓氏词典》引《姓谱》收载,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