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
读音:Láo
劳姓起源于汉朝,以山名为姓氏,居住在山东青岛东边海面上崂山的当地人,因以为姓(崂山古称劳山)。
劳姓历史人物有劳钺,明代进士。历任江浦、临江、山阳三县,任职期间政绩很好,深得百姓的拥护。
劳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二百九十五位。
劳氏,其先居东海劳山,因氏焉。(见《通志·氏族略·以地为氏》)
后汉有琅邪劳丙。(见《广韵》)
▲〈宋〉劳諲,任城人,京东转运使。〈明〉劳樟,崇德人,嘉靖中罗田知县。〈清〉劳潼,南海人,国子监学正。
劳姓起源于汉朝,以山名为姓氏,居住在山东青岛东边海面上崂山的当地人,因以为姓(崂山古称劳山)。
劳姓历史人物有劳钺,明代进士。历任江浦、临江、山阳三县,任职期间政绩很好,深得百姓的拥护。
劳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二百九十五位。
劳氏,其先居东海劳山,因氏焉。(见《通志·氏族略·以地为氏》)
后汉有琅邪劳丙。(见《广韵》)
▲〈宋〉劳諲,任城人,京东转运使。〈明〉劳樟,崇德人,嘉靖中罗田知县。〈清〉劳潼,南海人,国子监学正。
读音:yáng chéng以所封邑为氏。汉世多此姓。(见《姓氏考略》)▲<汉>阳城延,军匠,封梧侯。
读音:Hǎo【源】 西周古姓(94)。亦见《纂文》(6,11,15,239)及《姓苑》(9)。【变】 或为(7)。【望】 河南(17,418)。【布】 台湾屏东(64,68,261)、
读音:Qídélī【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叶赫(23,63,180,260)。【变】后改为祁氏(18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叶赫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后或改为单姓“
读音:Wúhuán【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读音:Biànjiā【综】 清镶黄旗满洲领催德保之妻为卞佳氏(260)。
读音:Wànjiā【综】 清正白旗满洲护军伊都之妻为万佳氏(260)。
读音:Shídōngjiā【综】 土族姓。什东加原义为羊圈。居青海互助,汉姓为东(195)。按:什东加、什杜加,其土族语均意为羊圈,疑原为同一姓,或因居地不同,译汉音时有微别,遂成二姓。
读音:Lā【综】 源出不详,或系由蒙古人名改成(62)。见《新编千家姓》(73)。内蒙古伊克昭盟扎萨克旗有此姓(62)。现行罕见姓氏。今山东之平邑有分布。《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qīn【源】 见《三辅决录》(7,9,12,17,21)及《姓苑》(6)。【望】 扶风(12,17,21,418)。【布】 北京、广东广州(91)、台湾台北(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读音:Liàn【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河北卢龙(289)、蔚县、台湾新竹(68,26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南之义马、广东之丰顺、广西之灌阳等地均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