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和爾
读音:Bóhè’ěr
【综】 清驻防齐齐哈尔镶红旗中有博和尔氏(259,260)。博和尔萨尔吉岱,清齐齐哈尔镶红旗人,蓝翎侍卫,赐号善巴巴图鲁(72,436)。
【综】 清驻防齐齐哈尔镶红旗中有博和尔氏(259,260)。博和尔萨尔吉岱,清齐齐哈尔镶红旗人,蓝翎侍卫,赐号善巴巴图鲁(72,436)。
读音:Nüèmǔ门巴族姓氏,属历史上父系姓氏。《中国人的姓名·门巴族》 有载,未详其他。
读音:zhōng xíng【源】 春秋时晋国公族隰叔之后。晋公族逝敖生荀林父,晋文公作三行以御狄,荀林父统率(即中军),谓之中行桓子,其后以官为氏,见《风俗通》(4,6,7,17)。 【望】河东(17
读音:Hàdàilíng【综】 僜人姓。世居西藏察隅(435)。
读音:Fěi【源】 见《玉棠字汇》(63)。《姓氏词典》 引 《姓苑》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Ěr【源】 见《氏族博考》(16)。【变】 一作〔尔〕(17),即尔(60,61),又作〔〕(16,60)。【望】 代郡(17,418)。罕见姓氏。《中
读音:xì yáng卫太子蒯聩之仆戏阳速,其先以邑为氏。(见《姓谱》)
读音:Nízhì’ē【源】 金时女真人姓,见《高丽史》(71,431)。 【变】 元时改称乃马真氏,明时改称尼麻车氏,至清又译作尼玛察氏(100,180)。
读音:Dūtú《姓氏词典》 引 《汉书》 收载。其注称: “汉有都涂吾西。”未详其源。
读音:Dòng【源】 见《韵会》(15,21,63)。【布】 云南东川(380)、北京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福建之邵武、广西之灌阳、云南之河口等地有分布。汉族、侗族姓氏。侗族之侗姓,
读音:Zàn【源】 原姓赞,因事加玉为瓒(60,62)。清时真定(故城在今河北正定)人有瓒姓,见《陇蜀馀闻》(60,62)。罕见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陇蜀余闻》:‘真定人有瓒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