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孙
贾孙氏之后,讹为古孙氏,音亦随变。(见《姓苑》)
古孙氏,姬姓,王孙贾之后,亦随音改为古孙氏。(见《通志·氏族略·以族系为氏》)
贾孙氏之后,讹为古孙氏,音亦随变。(见《姓苑》)
古孙氏,姬姓,王孙贾之后,亦随音改为古孙氏。(见《通志·氏族略·以族系为氏》)
读音:Yuèyǐn【源】 楚昭王以钟建为乐尹,后因氏(6,12,15,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本为职官名,郑樵称: “楚昭王以鐘(钟)建为乐尹。”后以官为氏。
读音:Yóudì【综】 法家有游棣子一篇,见《汉书·艺文志》(7,17,21)。为周时人姓。又作〔游梓〕(7)、〔游〕(21)。颜师古注:游为姓,棣为名,游棣非复姓(7
读音:Xián咸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商代有贤臣名咸,以卜祝巫事为职业,其后人以祖先名字为姓。二是春秋时,晋献公王妃骊姬发难,欲立奚齐为嗣,奚齐后被废除晋国公族,称为咸氏。咸姓是我国最古老的
读音:Shàngyáng【源】 ①以邑为氏(60,62)。上阳为周时北虢之都,故治在今河南陕县东南李家窑村。②周定王之母弟刘康公,食采于刘(故城在今河南偃师西南),亦称王季子,其后有上阳氏,见《路史》
读音:Yè【综】 曳庸,春秋时吴越人,见《奇姓通》(63)。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姓氏词典》引 《新唐书》 亦收,其注称: “唐有曳莽。”未详其源。
读音:Zǐzōng【源】 春秋时齐大夫陈凭之后有子宗氏(17)。《姓氏词典》 收载,其注引 《姓考》 云: “源于陈姓。齐大夫陈凭之后。”
读音:Nán mén南门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夏朝末期,有管理南宫门的官吏,后代遂以官职为姓。二是先秦时居住在都城南门者,有人以南门为姓。南门氏早期分散居住在中原及周边地区。南门姓见诸史籍者极少
读音:Mòduōlóu【源】代北人姓(6,7,12)。系北魏中山太守高邑公莫那娄题之后裔(242)。 【变】北魏孝文帝时改为莫氏(7)。 【人】莫多娄贷文,北齐太安狄那人,车骑大将军仪同南道大都督,石
读音:Mùkètú【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叶赫(23,63,180,260)。【人】清世祖庶妃穆克图氏(72)。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叶赫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Lúxū【综】 古有卢胥善弋,见《康熙字典》(63,80)。《姓氏词典》引 《康熙字典》收载,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