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姓氏起源>句龍

句龍

读音:Gōulóng

【源】 ①相传炎帝11世孙句龙,能平九州,辨土地之宜,为颛顼土正,其后为氏(60)。一说,出自共工氏之子句龙,为后土(一作士正),三代以降祀为社,子孙氏焉(7,11,12)。②东汉时南匈奴大人有句龙氏,即句龙吾斯,见《汉书·匈奴传》(17,21,60)。③句龙如渊,本句氏,为避宋高宗赵构之名讳,改句为句龙氏(11,21,60)。【变】 一作〔勾龙〕(12,21)。【布】 宋时蜀州多此姓(60)。【人】 句龙庆,宋时南阳人,开宝初为尚书丞(21)。句龙纬,元时太常博士,见《元诗选癸集》(399)。


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①《姓氏考略》注云: “炎帝十一世孙句龙,能平九州,辨土地之宜,为颛顼土正,其后为氏。”②又据《后汉书·南匈奴传》 注云: “后汉南匈奴大人有句龙氏,即句龙吾斯。” 此则出自匈奴族。③或为勾姓所改。“勾字,去声。宋绍兴中避高宗嫌名皆变音字改易而为钩、苟、句、句龙、勺、约等。据 《续通志·氏族略·总论·有故改氏》。” (按: 此似应音jùlóng。)

南宋有句龙·如渊,绍兴御史中丞; 又,《宣和画谱》 有句龙·爽,蜀人。

猜你喜欢

  • 读音:Ná【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 读音:wèi【音】 尉氏有Wèi,Yù二音。且源出不同,详见尉(Yù)姓。【源】 ①古狱官曰尉氏。春秋时郑大夫尉氏,亦为掌狱之官,故以官为氏(7,60)。②满、蒙古、回等民族均有此姓(344)。【望】

  • 师尹

    读音:shī yǐn三公官也,以官为氏。(见《风俗通》)

  • 工僂

    读音:Gōnglóu【源】 齐有工偻氏,见《左传》(7,9,17)。【人】 工偻洒,战国时齐人,闾丘婴之党(21,26)。《姓氏词典》引《姓觿》收载,未详其源。(按:疑即 “工娄” 氏。遂人四族之

  • 读音:Xuān【综】 源出不详。见《中华姓府》(63)。北京、四川成都(91)、安徽淮南(362)、辽宁沈阳(62)、台湾基隆(64,68,26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辽宁之沈阳、四

  • 读音:xiū【源】 ①古时休国在颍川(故城在今河南禹县),见《国名纪》(17),以国为氏;见《姓考》(17)。②汉时封楚元王之子富为休侯(休,故城在今山东滕县西25里),以邑为氏,见《史记·年表》(6

  • 若罗

    读音:ruò luó鲜卑姓有若罗氏。(见《晋书》)

  • 读音:Sū【源】 ①颛顼帝裔孙吴回为帝喾火正,生陆终,陆终生��为昆吾,封于苏,即有苏氏(故城在今河南温县西南),至周武王,用苏忿生为司寇,邑于苏,子孙因以为氏(9,11,

  • 是賁

    读音:Shìbēn【综】 代北姓。北魏时改是贲氏为封氏,见《魏书·官氏志》(27,60)。【望】 河南(7)。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后改为单姓封氏。《姓氏词典》 音shìf

  • 託闊羅

    读音:Tuōkuòluó《姓氏词典》 引王述民 《新编注音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疑即 《中国人名大辞典》所载“托阔罗” 氏,即满族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