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剌赤惕
【线】 蒙古族姓。“合剌赤惕”蒙古语原义为烧灶人,见《华夷译语》。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部有此姓(384)。
【线】 蒙古族姓。“合剌赤惕”蒙古语原义为烧灶人,见《华夷译语》。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部有此姓(384)。
读音:Zhèngyú【综】 春秋时,鲁襄公二年,齐侯伐莱,莱人使正舆子赂,夙沙卫(齐国宦官)以索马牛皆百匹,齐师乃还,见《左传》(21,26,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
读音:Huí/Hwei【综】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读音:Dùlǐbān【综】 元人姓。哈䚟,度礼班氏,元时曾任濮州达鲁花赤(399)。
读音:Bùzhúlǔ历史上女真族姓氏。或作 “孛术鲁”、“不术虎”、“博术鲁”等。见《中国人的姓名·满族》。
读音:Qǐyǎoqì/Jilijisi,Qirqiz,Kirgiz【源】 元时人姓(57)。系今柯尔克孜族之先民。元时谦河(今俄罗斯叶尼塞河上游)流域的民族,在唐时称黠戛斯,《辽史》译作辖戛斯,元时又
读音:Qú瞿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出自商代。商代大夫因受封于瞿上(今四川双流)而得名瞿父,其子孙后代遂以祖上名字为姓。二是以地名为姓。春秋时孔子的弟子商瞿,鲁国人,因生于
读音:Wúzhānqí锡伯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锡伯族》有载,未详其他。
读音:wú【源】 郚,春秋时周封纪侯之邑(当即郚城县,故城在今山东安丘西南60里峿山),因氏,见《姓苑》(15,17,24,60)。一说,郚为春秋时鲁邑(当即郚乡县,故城在今山东泗水东南),因氏(21
读音:shì jī【源】 汉时广野君郦食其之玄孙,赐改姓为食其氏,元孙武,任侍中,遂改为侍其氏(6,7,11,17,60)。【望】 高阳(418)。【布】 上海有此姓(91)。【人】 侍其类,明时开封
读音:liáng chén【源】 春秋时楚大夫良臣之后,见《姓考》(15)。楚公族有良臣氏,见《路史》(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引 《路史》云: “楚公族有良臣氏。”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