吝
【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布】 河南林县(343)、巩县(301)、商城(308)、河北乐亭(334)、甘肃永昌(392)、贵州黎平(358)、辽宁黑山、山东滨县、陕西渭南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然分布颇广: 今河北之乐亭、涉县,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湖北之武昌,安徽之贵池,江西之宜丰,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 《姓氏词典》引《姓谱》亦收,未详其源。
宋代有吝毡声。
【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布】 河南林县(343)、巩县(301)、商城(308)、河北乐亭(334)、甘肃永昌(392)、贵州黎平(358)、辽宁黑山、山东滨县、陕西渭南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然分布颇广: 今河北之乐亭、涉县,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湖北之武昌,安徽之贵池,江西之宜丰,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 《姓氏词典》引《姓谱》亦收,未详其源。
宋代有吝毡声。
读音:lú后魏莫芦氏后改为芦氏。(见《魏书·官氏志》)
读音:Jiāo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大同、运城,浙江之椒江等地有分布。此姓系椒江市公安局提供。《山西人口姓氏大全》亦载,未详其源。(按: 艽,即秦艽,当以菜蔬名为姓。)
读音:xī chú【源】 春秋时宋大夫西吾之后,见《世本》(17)。【人】 西虚,汉时侍御史(6,12)。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 其注云:“《左传
读音:Ào【综】源出不详。台湾台东(64)、贵州安顺等地均有此姓。《姓氏词典》 收载,其注云: “今浙江嵊泗县有此姓。”未详其源。
读音:Qí【源】 ①系自姜姓。炎帝之裔,太公望子牙封营邱为齐国(故城在今山东临淄),子孙以国为氏(6,7,12,16,17)。②系自姬姓。春秋时卫大夫齐子之后,以字为氏(12,60,62)。卫大夫齐子
读音:Shīqí【源】 春秋时楚国有师祁氏(60,62)【人】 师祁黎,春秋时楚国人(12,17)。师祁番,汉时郎中(12,21)。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郑樵将其归入“以官、名为
读音:xuán dī【源】 《山海经》载:太岳生先龙,先龙生玄氐。则玄氐系姜姓之后(60,62,63)。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 “《山海经》: ‘太岳生先龙,先龙生玄氐。’ 是
读音:Éjué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此姓。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读音:Péng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多此姓——太原、运城、长治、忻州及雁北地区均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新编千家姓》亦收,未详其源。
读音:Gāruò珞巴族姓氏。出自博嘎尔部落,属父系氏族。本氏族名,或以代姓。见 《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