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起克
【综】 清正红旗蒙古护军索暖之妻为哈起克氏(260)。
【综】 清正红旗蒙古护军索暖之妻为哈起克氏(260)。
读音:yān qí【源】 西域人姓。汉时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有焉耆国,故城在今新疆焉耆,子孙以国为氏(7,12,60)。历史上西域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姓氏考略》据 《元和姓纂》 注云: “
读音:wūdá《姓氏词典》 据 《后汉书》 收载,其注称: “汉有乌达鞮侯。”未详其源。
读音:Dábó【源】 代北姓(60)。即达步,亦即达薄干之省译,为高车人之姓(70)。【变】 后改为褒氏,又有改为裒氏(6,7,17,27,60)。古时褒、裒相通(70)。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续通志
读音:Jī【综】 疏氏,犄姓之别,见《希姓录》(22)。见《姓谱》(444)。《姓氏词典》 引 《姓谱》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Bǔlù【综】 晋惠帝时殿中中郎将补禄彪,见《姓氏英贤传》(6,7,12)。
读音:péi【源】 见《姓觿》(17,62)。【望】 齐郡(17,418)。罕见姓氏。《汉语大字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注引 《字汇》 云: “䏽, 姓也。”未详其他。
读音:Túdān【源】 徒单,金时女真人部落名,部人散布于活剌浑水(今呼兰河)、按出虎水(今阿什河)、速苏海水(今黑龙江尚志马延镇东南苇河、亮河一带)等地。以部为氏(71,397)。【望】 代郡(17
读音:qìn【综】 见《姓苑》(15,21)。北魏时古沁氏后改为沁氏(60,62)。大陆有此姓(91)。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 收载;《姓氏考略》亦载,其注云:“为魏古沁氏所改。”
读音:Fū【综】 源出不详。见《中国姓氏大全》(91)。山东新泰(359)、上海(91)、嘉定(351)、浙江普陀(297)、江山(325)、余姚(389)、奉化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
读音:xiàng【源】 周时寺人巷伯之后(6,9,12,15,60)。寺人,《周礼》天官之属,掌内宫之戒令。一说,巷伯食采于巷,后有巷氏,见《姓源》(17)。【望】 河南(17,418)。【布】 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