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Lǎ

【源】 ①清时甘肃碾伯县(即今青海乐都)土司喇苦,其后子孙以喇为氏,世居喇家庄(72)。 ②清时云南普洱府思茅厅橄榄坝(今景洪猛罕)土把总为喇氏,系傣族(253)。 ③土(195)、纳西(151,224)、保安、回等民族均有此姓。亦见《中华姓府》(63)、《中国姓氏集》(62)。【布】 山西代县(335)、安徽淮南(363)、新疆伊吾(370)、呼图壁(342)、四川彭县(354)、甘肃民乐(378)、积石山、宁夏同心、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蔚县,山西之太原、临汾、运城、忻州、太谷,新疆之布尔津等地有分布。回族、保安族有此姓。《新编千家姓》 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回族之喇氏,乃元代赛典赤·赡思丁之子纳速喇丁之后,因其名有“lǎ”音,其后或谐汉字“”而以为姓。亦写作 “”、“”。②保安族之“”姓,亦以名为氏。其先有名拉赫曼者 (意为“至仁的”),其后或取其首音谐以 “” 字以为姓。或谐“”,亦姓。参见 《中国人的姓名》。

猜你喜欢

  • 读音:Dǎo/Dau【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 逼阳

    读音:bī yáng逼阳,妘姓国,为晋所灭,子孙因氏焉。(见《世本》)祝融之孙,陆终第四子求言之后。(见《通志·氏族略》)

  • 納南

    读音:Nà’nán历史上藏族姓氏。松赞干布时有纳南氏族与王族姻亲,或以 (氏) 族为姓。一作“纳囊”。见 《中国人的姓名·藏族》。

  • 读音:lǐ【源】 ①皋陶为帝舜之理官(掌刑法之官),子孙以官为氏(6,9,12,17,60)。②明末清初时有李 姓改为理氏者(60,62)。【变】 商时理氏避难改李氏(62)。【望】 河西(17,2

  • 读音:dān【源】 ①系自姬姓。周文王第十七子(一说为第十子)聃季载封于聃(故城在今河南平舆北),谓之聃季,后以国为氏,见《风俗通》(1,7,11,12,15)。②殷武丁季父蔓侯之后有聃氏(8,60,

  • 读音:Huī【源】 见《直音》(15,21)、《中华姓府》(63)、《新编千家姓》(73)。一说,唐时所置晖州在今四川境,或以地名为氏(62)。【布】 北京有此姓。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 《中

  • 读音:zhì【音】 郅姓有Jì、Zhì二音,且源出不同(86)。参见郅(Zhì)姓。【源】 同姞。黄帝之后伯鯈之姓,后稷妃家也,或作郅,见《集韵》引《说文》(86)。一说,周封姞氏之裔伯鯈于南燕(故治

  • 读音:zhēn见《姓苑》。

  • 蘇孛輦

    读音:Sūbèiniǎn【源】 金时女真人姓(71)。【变】 一作〔速不典〕(71)。清《续通志·氏族略》作〔苏柏林〕(24,60)。【望】 彭城(71)。

  • 嗢没

    读音:wà mò【综】 唐时回纥酋长嗢没斯,于会昌中赐姓李名思忠,见《唐书·武宗纪》(60,62)。历史上回鹘族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唐书·武宗纪》注云: “唐有回纥酋长嗢没斯,会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