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Guó

国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祖父字为姓氏,春秋郑国国君郑穆公之子发,字子国,其子公孙侨字子产,子产子以祖父字命姓,是为国姓。二是以祖辈的名字为姓氏,上古大禹为部落首领时,有一个专门掌管车马的人叫做国哀。其子孙后代遂以国为姓。

国姓早期活动于山东、河南一带,汉唐之间扩展到江苏北部,并以下邳郡(今江苏睢宁)为郡望。山东为国姓的长期集聚地,直到现在仍然是国姓的主要分布地。

国姓历史人物有国侨,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即公孙侨。郑简公时,率军平定司氏、堵氏等族攻杀子驷之乱。他实行改革,整治田疆和沟渠,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把刑书铸在鼎上公布;不毁乡校,以听取国人意见。这些改革给郑国带来了新气象。孔子曾称他为“古之遗爱”。国渊,郑玄弟子,是三国时期曹魏的著名大臣。他的功绩是主治屯田,在任“屡陈损益,相土处民,计民置吏,明功课之法”,使“五年中仓廪丰实,百姓竞劝乐业”。曹操征讨关中,以国渊为居府长史,统领留守都郡事务。当时有人上投匿名书,对朝廷进行诽谤,曹操大怒,下令追查作者,国渊运智用计,终于得知事情的真相,捉拿肇事者。终生节衣简食,以恭俭自守,深受时人好评。

国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三百五十四位。


禹之御有国哀。(见《路史》)

春秋时国氏为齐之卿族,世为上卿,子孙沿其氏。(见《姓源》)

郑穆公子发,字子国,生辄,字子耳,生侨,字子产,以王父字为氏。(见《元和姓纂》)

▲<汉>国由,长安人。<金>国用安,淄川人。

猜你喜欢

  • 果囉羅

    读音:Guǒluóluó【源】 ①元时人姓。果啰罗系元时部落名,以部为氏(24,62)。②清时满洲人中有果啰罗氏(260)。或即郭啰罗氏。【变】 元时有郭罗洛纳新,族出郭罗洛,因以为氏。后移居鄞县(今

  • 阿兒温

    读音:E-'érwēn【综】 元时人姓。似系阿儿浑氏之异译。答失蛮,阿儿温氏,元至正中历任南台御史、西台御史、秘书少监(399)。

  • 伊蘇

    读音:Yīsū【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苏瓦颜沟(23,63,180),一说,世居黑龙江雅尔库理村(260)。清驻防吉林正红旗、正蓝旗中均有伊苏氏(259,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苏瓦颜沟地方,

  • 伊爾庫勒

    读音:Yīěrkùlè【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五派,出诺罗、虎尔哈、迺明村、宁古塔、吉林乌喇等地(23,63,180,260)。【变】 清正红旗蒙古领催笔力克图之妻为依拉库勒氏,正白旗满洲护军永福之妻

  • 读音:Chuǎng【源】 闯大夫之后,见《国语》(15,63)。【布】 台湾台中(64,68,261)、辽宁西丰(62)、北京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辽宁之清原、桓仁,山西之长治,福建之上

  • 读音:Jiān【源】即閒姓(6,7,62),然今人常书作间。 【布】安徽淮南(362)、台湾台北、台南(68,261)、山西原平、宁武(62)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

  • 读音:Hào/Haw,Hau【源】 ①系自己姓。太皥之裔(17,60,62)。太皥即太昊,亦即伏羲氏。②皥姓出于西方,见《姓谱》(60,62)。皥氏出武落钟离山黑穴中,见《蜀录》(7,9,17)。【变

  • 读音:Fù/Fuh【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 不雨

    读音:Fǒuyǔ【源】 系自姬姓,分自毕氏,见《潜夫论》(63)。春秋时魏侯之裔中有不雨氏,见《路史》(17)。《姓氏词典》 据 《路史》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 “源于魏姓,系魏侯之裔。”未详其

  • 读音:Nòu【源】 ①系自姜姓。齐太公田和之后,见《路史》(8,60,62)。②广信䅶氏,本陆氏,避事改为䅶氏(62,62)。 【变】 亦作褥氏(60,62)。罕见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