壟
【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台湾彰化(68,261)、北京、湖北武汉(91)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运城,湖北之武汉,湖南之冷水江,广东之新会、高要,四川之长寿、通江等地均有分布。《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台湾彰化(68,261)、北京、湖北武汉(91)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运城,湖北之武汉,湖南之冷水江,广东之新会、高要,四川之长寿、通江等地均有分布。《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bèi【音】 被氏有Bèi、Pí二音,且源出不同,参见被(Pí)姓。又音Bì(17)。【源】 春秋时郑大夫被瞻之后(6,11,12,17,60)。【望】 牂牁(17,418)。【人】 被离,春秋
读音:Dòu现行罕见姓氏。今江西之奉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注云: 黄帝臣有斗苞,授规,当为斗氏之始。②郑樵注云: “芈姓。若敖之后。按
读音:Cì/Tsyh,Tsz【综】 源出不详。江苏武进有此姓(314)。
读音:Kāijī普米族姓氏。今云南之宁蒗有分布。出自 “熊·杠尼”姓,本家族名,或以为氏。见《中国人的姓名·普米族》。
读音:Xīn【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浙江余姚(389)、吉林宾县(62)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吉林之吉林市、浙江之余姚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收载
读音:Lèbù景颇族姓氏。出自 “石热尼” 氏。《中国人的姓氏·景颇族》收载,未详其他。
读音:Yánzhā《姓氏词典》收载,其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 “满族姓,清光绪时国子监司业治麟,姓此氏。” (按:疑此即《清通志·氏族略》所载满八姓旗氏“颜扎”氏。参见“颜扎”条。)
读音:Pǔlǔ【综】 代北姓,后改为周氏(27)。疑即普氏。
读音:Pòduōlán【源】 高平(山西)西牵屯山鲜卑别种破多兰部,以部为氏(27,70)。与破多罗氏同(70)。
读音:fāng【源】 ①春秋时陈厉公之子陈敬仲之后有坊氏,见《潜夫论》(60,62)。②坊,州名(唐置坊州,故城在今陕西富县),或以州名为氏(60,62)。【布】湖北天门有此姓。【人】 坊蒙,明时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