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shì

【源】 ①系自祁姓。帝尧之裔刘累为夏朝御龙氏,其孙在商时徙封为豕韦氏,周武王时封为唐氏,周成王时徙杜城(故城在今陕西长安东南),为杜氏。杜伯为周宣王大夫,无罪被杀,其子隰叔奔晋,子蒍为晋献公士师,朝无奸官,国无败政,因其有功,命以官为氏(6,7,9,12,17)。②士季氏之后有士氏(12,21)。【望】 河东(17,21,418)。【布】 河南息县(302)、山东沂水(332)、辽宁盖平(237)、台湾基隆(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士会,春秋时晋大夫(6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湖北之监利,山西之太原、运城、临汾、朔州及吕梁地区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郑樵注云: “陶唐之苗裔,历虞、夏、商、周,至成王,迁之杜,为伯。宣王杀杜伯,其子隰叔奔晋,为士师,故为士氏。其子孙居随及范,故又为随氏、范氏, 有三族焉, 伊祁姓。 隰叔生士��、字子舆, 故亦谓之士舆。”此以官为为氏,系出伊祁姓。

三国时吴有士燮; 唐代有士英秀; 宋代有士建中,郓州人,校书郎; 明代有士明善,西安通判,以孝友称。

猜你喜欢

  • 邱敦

    读音:Qiūdūn【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当系丘敦氏因避孔子名讳而改。清以后可能仍有此姓。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后魏献帝弟为邱敦(氏),为十姓(

  • 读音:qiāng见《姓苑》。枪傅,汉人。(见《万姓统谱》)

  • 伊拉齊

    读音:Yīlāqí【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阿库哩(23,63,180)。【变】 后改为伊氏(18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阿库里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后或改为单姓“

  • 烏紇

    读音:Wūhé古代少数民族姓氏。本古部族名,北魏高车部之袁纥族,又称“乌护”、“乌纥”、“韦纥”等名称,实乃“袁纥”之别译。族人以部为姓,遂或称“乌纥” 氏。参见《中国通史》; 《姓氏词典

  • 哈刺亦

    读音:Hǎlàyì《姓氏词典》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收载,其注云: “蒙古族姓。元有哈刺亦·赤哈北鲁。”未详其他。

  • 長勺

    读音:Chángsháo【源】 周成王分鲁侯伯禽以商民六族,其一为长勺氏(7,11,12,17,60)。长勺,春秋时鲁地(7)。当以地为氏。【望】 河南(418)。历史上罕见之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 兀魯歹

    读音:Wùlǔdǎi【源】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兀鲁歹氏(13)。【变】 ①清《续通志·氏族略》作〔乌噜克岱〕(24)。②《元史·列传》中有呼图克,乌噜克氏(24),〔乌噜克〕似即兀鲁歹之异译。元代蒙

  • 读音:Chuō【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运城、河南之中牟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 蘇失

    读音:Sūshī《姓氏词典》 引 《新唐书》 收载。“唐有苏失利之。”未详其他。

  • 读音:Xǔ许姓来源有三个。一是出自姜姓, 为炎帝的后裔, 以国为氏。以姬姓和姜姓部落为主的盟军打败了商纣王, 建立了姬姓国———西周。周成王分封诸侯, 其中许国是姜姓诸侯国, 其始祖为文叔, 也称为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