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xìng

【源】 ①春秋时蔡大夫公孙姓之后,以名为氏,见《姓源》(17,60)。 ②其人本无姓氏,因即以姓为氏(60,62)。【望】 临淄(17,21,418)。【布】 浙江上虞(279),普陀(297)、山西广灵(391)等地均有此姓。【人】 姓伟,汉成哀间临淄人,见《汉书·货殖传》(17,21)。姓秉恭,明嘉靖中广东南海县贡士(21,24)。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蔚县、山西之大同及雁北地区有分布。汉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姓氏考略》注引清张澍语云: “其人本无姓氏,因即以姓为姓。又,或蔡公孙姓、射姓、丁姓之后,以名为氏。”望出临淄。

汉代有商人姓韦; 宋代有姓益恭,须城令; 明代有姓秉恭,南海贡士。

猜你喜欢

  • 读音:Jú【源】 与桔氏不同(91)。原为日本姓。唐贞元末,日本国遣使朝贡,其学子橘免势,愿留肄业,历20余年,使者高阶真人来请免势等俱还,见《唐书·日本传》(7)。【望】长沙(17,418)。【布】

  • 读音:lì【源】 ①西羌姓荔非氏后改为荔氏(60,62)。②或大荔戎(西戎一支)之后有荔氏(60)。③鲜卑大人荔游之后(60)。④西夏人姓(40)。【变】 亦作〔茘〕(21,62,80)。【布】 四川

  • 读音:Qì【源】 见《元和姓纂》,盵,古气字(7,9,11,17,239)。【变】 一作〔〕(7),【望】 陇西(17)。罕见姓氏。《姓氏词典》 收载; 《中文大字典》亦收,其注引

  • 多林

    读音:Duōlín【综】 清镶白旗蒙古护军石代之妻为多林氏(260)。

  • 外抹歹乃

    读音:Wàimǒdǎinǎi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按:《续通志·氏族略》 认为 “外抹歹”、“外抹歹乃” 为一姓之别译,遂统译为 “鄂摩克岱”。

  • 读音:Yán闫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相传仲弈被周武王封在闫乡,其后代子孙就用闫作为自己的姓氏,称闫氏。二是相传周昭王姬瑕的小儿子生下来时,手上有一个闫字,因此周康王封他于闫城,其子孙就以闫为

  • 中叔

    读音:zhōng shū【源】 春秋时晋大夫中叔圉之后(7,12,21)。 【变】即仲叔(60)。 【人】中叔无忌,周时晋国人(21)。中叔僚,东汉光武时侍御史(21)。现行罕见复姓,今上海有分布。汉

  • 黃周

    读音:Huángzhōu【源】 系黄、周两单姓所合成。祖藉湖北,台湾有此姓(236)。【人】 黄周星,字九烟,湖南湘潭人,本姓周氏,父逢泰,官江南,生星于金陵(即南京),为上元黄氏抚养,遂冒其姓为黄周

  • 昨和

    读音:zuó hé【源】 关西羌人有昨和氏(9,12,60)。【变】 后改为和氏(78)。【布】 北周时关中蒲城一带多此姓(78)。历史上关西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 《姓氏考略》亦收

  • 树若干

    读音:shù ruò gān树若干,改为树氏。(见《通志·氏族略·代北三字姓》)一作树洛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