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Lóu

娄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氏,源于曹姓。春秋时邾娄国(今山东邹城东南)子孙有以国为姓氏者。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为离娄后裔。据说离娄为黄帝时圣人,能视百步之外,察秋毫之末,其后人有以娄为姓者。三是改姓,北魏改代北匹娄氏、伊娄氏、乙那娄氏为娄姓。

娄姓在战国、秦代时主要繁衍于山东大地。西汉时有徙居今河南南阳、杞县等地者。并有一部分娄姓落籍今安徽亳州,后经繁衍,昌盛为娄姓谯郡郡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娄姓落籍于今江苏、浙江,并且在今浙江金华一带形成大的聚落。唐时,北方娄姓大量迁入江西。宋元时期,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广东等省均有娄姓人居住。元末以后,广东、四川、湖南等地的娄姓有入迁今云南、广西、贵州者。明初,山西娄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北、河南、甘肃、陕西等地。清朝时,娄姓有人迁入东三省。如今,娄姓尤以贵州、江西、黑龙江、河南等省为多。

娄姓历史人物有娄敬,西汉名臣。早年帮助刘邦入都关中,赐姓刘。后刘邦攻打匈奴失败,他主张与匈奴和亲结好,高祖采纳其建议,并派他出使匈奴缔结和亲之约。娄师德,唐高宗、武则天时大臣。前后总边要为将相三十余年,以谨慎忍让闻名。娄坚,明诗人。诗歌风格清新,时人合刻唐时升、程嘉燧、李流芳及娄坚诗,名《嘉定四先生集》。

娄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一百三十九位。


邾娄国子孙以娄为姓。(见《风俗通》)

娄氏,出自姒姓。夏少康裔孙东楼公封于杞,为楚所灭,子孙食邑于娄,因以为氏。城阳诸县有娄乡是也。(见《唐书·宰相世系表》)

匹娄氏,伊娄氏,乙那娄氏,并改为娄氏。(见《魏书·官氏志》)

▲<后魏>娄提,代人,太武时封真定侯。<宋>娄机,嘉兴人,参知政事。<明>娄志德,项城人,福建布政使。

猜你喜欢

  • 读音:Yáo【源】帝尧之后,支孙以为氏(7,9,12,17,60)。【变】后有加食部为饶氏者(62)。【望】上党(17,21,418),河间(12,21)。【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尧暄,北魏

  • 南乡

    读音:nán xiāng南国高士全隐遁于南乡,因以为氏。(见《风俗通》)南乡氏,晋高士居隐南乡,因氏焉。(见《通志·氏族略·以地为氏》)

  • 圖魯格

    读音:Túlǔgé元代“色目人” 姓氏。为元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译作“秃鲁花”。

  • 蒙山

    读音:měng shān【源】蒙山在山东蒙阴南,因在鲁东,亦称东蒙山(62,87)。东蒙主(主其山之祀者)以蒙山为氏,见《风俗通》(1,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风

  • 读音:lǘ出周官闾师之后。(见《广韵》)齐大夫闾丘婴之后,或单姓闾氏。(见《古今姓氏书辨证》)▲<晋>闾和,惠帝时人。<后魏>闾毗,代人,征东将军。<明>闾洁,陕西

  • 可悉

    读音:Kěxì【综】 北魏时有可悉陵,年17为都幢将,从太武帝猎,空手博猛兽以献,封暨阳子(7,24,26,63)。张澍考证,《魏书·列传》载,拓拔素长子为可悉陵,素太祖从母所生,盖姓拓拔,可悉陵为名

  • 嗢石蘭

    读音:Wǎshílán【源】 北魏时代北大姓99,其一为乌石兰氏(60,62)。其先为乌石兰氏,后人恐与乌落兰氏相混,乃改乌为嗢(70)。【变】 北魏孝文帝时改嗢石兰氏为石氏(7,27,62,70)。

  • 宜政

    读音:Yízhèng【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 李兰

    读音:lǐ lán代北姓有李兰氏。(见《魏书·官氏志》)

  • 實喇婁

    读音:Shílǎlóu元代“色目人”姓氏。为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译作“匣刺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