孛術魯
【源】 金时女真人姓。孛术鲁为部落名,居松花江下游内吉河及隆安府(今吉林农安)一带,以部为氏(71,397)。【变】 ①亦作〔不术鲁〕、〔孛述鲁〕、〔兀术鲁〕、〔孛术论〕等(71)。②后改为鲁、范、花三姓(71)。③至清又改称富珠哩(24),亦称博都里氏(180)。【望】 广平(71)。【人】 孛术鲁定方(一作富珠哩定方),金时内吉河人,本名阿海,南伐宋时为神勇军都总管(61,71)。孛术鲁翀,元时人,其先隆安人,累官江浙行省参知政事(61,71)。
【源】 金时女真人姓。孛术鲁为部落名,居松花江下游内吉河及隆安府(今吉林农安)一带,以部为氏(71,397)。【变】 ①亦作〔不术鲁〕、〔孛述鲁〕、〔兀术鲁〕、〔孛术论〕等(71)。②后改为鲁、范、花三姓(71)。③至清又改称富珠哩(24),亦称博都里氏(180)。【望】 广平(71)。【人】 孛术鲁定方(一作富珠哩定方),金时内吉河人,本名阿海,南伐宋时为神勇军都总管(61,71)。孛术鲁翀,元时人,其先隆安人,累官江浙行省参知政事(61,71)。
读音:Lán【源】 ①系自姬姓。郑穆公名兰,支庶以王父名为氏(6,7,11,12,17)。②楚大夫食采于兰(故城在今山东枣庄东50里),其后因以为氏(8,17,62)。③三国时匈奴四姓中有兰氏,系贵族
读音:tèlì【综】 清满洲镶蓝旗中有鄂特利氏(259)。
读音:yòu shū shī与“右叔沛”同。
读音:Kēcài【综】 源出不详。台湾有此姓,祖籍福建晋江、同安、南靖、台湾澎湖等地(236)。
读音:Gǔ古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为古公亶父之后。古公亶父是周文王姬昌的祖父,他率领族人开荒种地,发展农业,还兴建了城墙和宫殿,使周国逐渐强盛起来。其后代子孙以祖父称号
读音:juàn【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周敬王之子封于鄄(故城在今山东鄄城北)。为鄄氏(60,62)。【望】 曲沃(261)。【人】 鄄子士,春秋时卫大夫(7,11,17)。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忻州
读音:Dòng/Dung【综】 或系东氏因事所改。台湾台北有此姓(68,261)。
读音:Táichǔlū历史上西夏之党项人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西夏有武节大夫台楚噜忠毅。未道其详。
读音:Nān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Sūn孙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最早的一支来源于西周皇族。据说周文王第八子姬叔先被封于康, 后又移封于卫, 故史称卫康叔。他的八世孙卫武公生惠孙, 惠孙的孙子武仲为了纪念祖父, 就以祖父的字为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