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姓氏起源>安國

安國

读音:Ān′guó

【源】 汉侯公(汉高祖遣侯公说项羽中分天下,即此人也)济太上皇于鸿沟之阸(音厄,意为危难),谥曰安国君,必其子孙以安国为氏,见《姓氏寻源》(60,62)。【人】 安国少季,汉时霸陵人,武帝时出使南越,见《姓氏英贤传》(7,12)。安国谟,明时庆都人,万历中任赵州训导,见《赵州志》(21)。


历史上罕见之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据《姓氏寻源》注云:“汉侯公济太上皇于鸿沟之阸,谥曰安国君,后其子孙以‘安国’为氏。”

汉武帝时有安国·少季,出使南越。

猜你喜欢

  • 匹婁

    读音:Pǐlóu【综】 北魏孝文帝时改代北匹娄氏为娄氏,见《魏书·官氏志》(27,60)。亦作疋娄(27,60),或作匠偻(242)。【人】 匹娄拔累,北魏献文帝时吐谷浑渠帅(242)。历史上代北地区

  • 安是

    读音:ān shì【综】 老童娶安是女,见《世本》(6)。春秋晋厉公时有大夫安是叔施,见《姓氏英贤传》(7,12,60)。历史上罕见之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引 《姓氏英贤传》云: “

  • 读音:yù【源】 ①见《姓苑》(7,9,15,21)。鲜卑姓,见《西秦录》(7,24,60)。②裕庚,清汉军正白旗人,光绪年间曾任驻法公使,其后裔以其名之第一字裕为姓。【布】 浙江萧山(209)、湖南

  • 读音:Bāo包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据说为包羲氏之后。包羲氏即伏羲,传说他发明了八卦。另说为春秋时楚国大夫申包胥之后。二是改姓,丹阳包氏,本姓鲍,王莽时避乱改为包姓,成

  • 洽特

    读音:Qià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西喇塔拉(西一作锡)(23,63,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锡喇塔拉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读音:lüè【源】 ①系自姜姓。春秋时姜太公之后有略氏(21,60,62)。②北魏孝文帝时改拨略氏为略氏(17,60,62)。亦见《姓苑》(7,9,17)。【变】 一作〔畧〕(12,62)。【望】 零

  • 第八

    读音:dì bā【源】 系自妫姓。以次第为氏,齐诸田之后,田广之弟田英迁至汉陵为第八门,因氏,见《风俗通》(1,6,12,60)。【望】 陈留(17,21,60)。【人】 第八娇,东汉王莽时讲学大夫(

  • 扶餘

    读音:Fúyú【源】 扶馀即夫余氏(60)。【人】 扶馀文宣,唐时将军,见《唐书》(70)。扶馀隆,唐时卫尉卿,见《唐书》(7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有载,或作“夫余”,亦音讹为凫臾。

  • 豗傀

    读音:Huīguī【源】 古有豗傀氏,后有豗氏、傀氏、豗傀氏,见《路史》(8,63)。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有载。其注“豗”引 《元和姓纂》云: “古有豗傀氏,后有豗氏、傀氏。” 《姓氏

  • 公帥

    读音:Gōngshuài【源】 本为公师氏,因避晋景帝(即司马师)讳,改为公帅氏(7,9,60)。【人】 公帅蕃,南北朝时梁将(24,239)。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引 《姓谱》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