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典
【源】 相传黄帝之父大丛所封之国,国号为少典,其后以国号为氏(17,62)。
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姓氏词典》 俱予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词典》 注引《姓觿》 云: “少典,国名,黄帝父大丛封国。后以国为氏。”②《中国姓氏大全》则称: “历史上的复姓,为少典氏之后。相传黄帝、炎帝时有少典氏。”
【源】 相传黄帝之父大丛所封之国,国号为少典,其后以国号为氏(17,62)。
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姓氏词典》 俱予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词典》 注引《姓觿》 云: “少典,国名,黄帝父大丛封国。后以国为氏。”②《中国姓氏大全》则称: “历史上的复姓,为少典氏之后。相传黄帝、炎帝时有少典氏。”
读音:réng【源】 即有仍氏。夏时诸侯有仍氏之后,以国(有仍故城在今山东济宁境)为氏,见《姓苑》(7,12,15,17,60)。 【望】河南(17,418)。 【布】唐时敦煌有此姓(232)。 【人
读音:sì jīn【源】 突厥大臣曰俟斤,世其官而无员限,其世官者为俟斤氏(7,24,60,70)。【变】 ①后改为艾氏(7,60)。 ②《魏书·蠕蠕传》有侯斤尉比建(44)。〔侯斤〕似即俟斤之讹(7
读音:lǎo lóng妸荷甘与神农同学于老龙吉。(见《庄子·知北游》)
读音:Hú’ěrsè【综】清满洲镶蓝旗中有瑚尔色氏(259)。
读音:chéng wáng【源】 ①系自芈姓。春秋时楚成王支庶之后有成王氏(6,12,17,60)。②西夏蕃官中有成王氏,见《宋史》(13)。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芈
读音:Règé【综】 彝族姓。属尔吉家支,四川甘洛县腴田乡有此姓(132)。
读音:Shízhī《姓氏词典》 引 《元和姓纂》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qīn【源】 见《三辅决录》(7,9,12,17,21)及《姓苑》(6)。【望】 扶风(12,17,21,418)。【布】 北京、广东广州(91)、台湾台北(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读音:Yāng【源】 见《姓苑》(444)。【布】 浙江余姚(389)、江西萍乡(37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阳泉、长治、晋城,湖南之芷江,江西之吉安,浙江之余姚,云南之泸水
读音:Suàn【源】 见《姓苑》(15,21,62)。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 收载,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