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奇哩
【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四派,出乌喇、珲春、德尔吉倭济、苏发等地(23,63,180,260)。【变】 ①一作〔尼奇理〕(259,260)。②清镶黄旗满洲护军参领塔里善之妻为倪几尔氏(260),〔倪几尔〕似即尼奇哩之异译。【人】 尼奇哩全魁,清乾隆进士,以侍讲偕编修周煌册封疏球国王,还京,进所纂《琉球国志略》,官至侍讲学士(61)。
清代满族姓氏,散处乌拉、珲春等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乾隆时侍讲学士全魁,姓此氏。
【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四派,出乌喇、珲春、德尔吉倭济、苏发等地(23,63,180,260)。【变】 ①一作〔尼奇理〕(259,260)。②清镶黄旗满洲护军参领塔里善之妻为倪几尔氏(260),〔倪几尔〕似即尼奇哩之异译。【人】 尼奇哩全魁,清乾隆进士,以侍讲偕编修周煌册封疏球国王,还京,进所纂《琉球国志略》,官至侍讲学士(61)。
清代满族姓氏,散处乌拉、珲春等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乾隆时侍讲学士全魁,姓此氏。
读音:Āilā【综】哈尼族姓。系出氏族名,世居云南金平,汉姓为黄(137)。
读音:niē【源】 掜俗作捏,是掜、捏一姓,拂林国多此姓,见《姓氏寻源》(60)。拂林即拂菻。隋、唐时指东罗马帝国及其所属西亚地中海沿岸一带。宋时指塞尔柱突厥人统治下小亚细亚一带地方。故捏氏系外来之姓
读音:Héqiàqí'ěr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作“合忒乞歹”。
读音:cháng liǔ《墨子》有长柳朔,《汉书·艺文志》有长柳子,当以家有长柳而为氏。(见《姓氏考略》)
读音:Gōngyán【源】 见《姓苑》(7,9,17)。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收载;《姓氏词典》 引 《姓苑》亦收,未详其源。
读音:Fēng【源】 ①伏羲氏风姓。春秋时任、宿、须句、颛臾等国皆风姓之裔(7,11,12,15,17)。 ②女娲氏亦风姓(21,60)。 ③台湾土著赛夏族巴卢巴伊氏后改为风姓(65,174)。 ④傈
读音:Guōlèqīnqímùkè【综】 清蒙古人姓。郭勒沁齐穆克特克慎,清蒙古正蓝旗人,嘉庆中历任库伦办事大臣、左都御史、礼部尚书(254)。
读音:Zhídé【源】金时女真部落,其部在苏滨水,以部为氏(426)。
读音:Rèhēi【综】 彝族姓。属尔吉家支,四川甘洛县腴田乡有此姓(132)。
读音:Hóu侯姓是个多源的姓氏,来源主要有四个。一是以爵位为姓氏,出自姬姓。春秋时晋侯缗为晋武公所灭,子孙逃奔他国,以原封爵位“侯”为姓氏。二是以封地为姓,出自姒姓。夏后氏的后裔受封于侯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