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máo【源】 子姓分封,有北殷氏,见《史记》。《世本》作髦氏(11,17)。故称殷后有髦氏(11,15,21,62)。【变】 一作〔旄〕,古时髦、旄字相通(60,62)。罕见姓氏。《姓氏考略》收
读音:Lí【源】见《姓苑》(60,62)。由黎姓所改(60)。【变】一作莉(60)。【布】四川武胜有此姓(321)。罕见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 “ 《姓苑》: ‘淮南有䔧姓
读音:wú zhōng《左传》:毋终子嘉父,翟国君也。(见《通志·氏族略·复姓》)
读音:gōng zú【源】 ①春秋时晋献公宠妃骊姬乱后,晋国无公族。及成公自周归,始官卿之嫡子以为公族,故赵盾请以赵括为公族大夫。韩厥子无忌谓之公族穆子,其后遂以官为氏(7,11,17,60)。 ②北
读音:Yìliánzhēn《姓氏词典》 引 《元史》 收载,其注云: “蒙古族姓。元有亦怜真·班。” (按: 《姓氏考略》注“亦”引清张澍语曰: “或元亦怜真之后以为氏。”是“亦怜真”,元
读音:zǐ yú陈烈子生子沮舆,为子舆氏。(见《世本》)陈桓公生子石难,为子舆氏。(见《万姓统谱》)
读音:Lèidīng【源】 西夏人姓(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哩鼎〕(24)。【人】 泪丁讹遇,西夏将(13)。一作哩鼎阿裕尔(24)。
读音:Lì【源】 相传黄帝之臣隶臣作算数,为隶姓之始,见《姓氏寻源》(60,63)。【变】 亦作〔〕(15)、〔〕(9)。【望】 齐郡(
读音:Chǔqínkè【综】清正白旗满洲马甲官绅保之妻为楚勤克氏(260)。
读音:Zhì【源】 系自子姓。商后有穉氏,见《史记》、《姓苑》(15,21,61)。【变】 一作稚(62)。《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太平图话姓氏综》云: “系稚姓分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