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zhēng

【源】 ①《列仙传》有征伯侨,当为征姓之始(11)。②当为四征将军之后,以征伐为氏(60)。【望】 淮南(418),河南(17,21,60)。【布】 江苏武进(314)、高淳(305)、安徽淮南(362)、浙江余姚(389)、临海、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征复,宋时仪真人,皇祐进士(21)。征安,明时安徽萧县人,正统中贡士,任训导(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浙江之余姚及椒江、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等地有分布,《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汉代有征伯乔,乃征姓之早出者。《汉书·司马相如传》: “斯征伯乔而役羡门兮。”颜古注云: “征伯乔者,仙人。姓征,名伯乔 (按: 《姓氏考略》 作‘正伯乔’)。” ② 《姓氏考略》 注云: “宋时仪徵有征姓。当以征伐为氏。为四征将军者后。望出河南。”《姓氏词典》称: “四征”,即征东、征西、征南、征北。③今徵姓,或简作“”。

宋代有征复,登科;又有征集;明代有征俨;又有征安,贡士,任训导。

猜你喜欢

  • 豕韋

    读音:Shǐwéi【源】 豕韦,陶唐氏之后小国,彭姓。大彭之孙元哲封于豕韦,为商伯。刘累更封其地,承其国为豕韦氏,见《路史》(4,11,17,60)。豕韦,春秋时卫地,故城在今河南渭县东南。历史上罕见

  • 读音:Rǒng现行罕见姓氏。今甘肃省永登县有此姓。汉族姓氏。永登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亦未见於古籍。

  • 读音:Bèi现行罕见姓氏。今福建之浦城有分布。汉族姓氏。此姓为浦城县公安局提供, 未详其源。 (按: 䔒乃草名,疑其以草名为姓; 又,或为蓓姓分族?)

  • 歐冶

    读音:Ōuyě【综】 晋王嘉《拾遗记》中有欧冶专精(63)。《姓氏词典》 引 《新纂氏族笺释》 收载,未详其源。(按:春秋时越有欧冶子,善铸剑者,其后有欧氏,音转而为“区”; 亦当有

  • 毋樓

    读音:Wúlóu【源】 无娄,春秋时莒国之邑,亦作毋楼,即古牟夷国。以邑为氏(60,62)。【变】 亦作〔毋娄〕(9)、〔无楼〕(60,62)。【望】 琅邪(60,62)。【人】 毋楼且渠王,汉时匈奴

  • 读音:Yǔ【源】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亦收,其注称: “现代姓氏。”未道其详。

  • 西納明安

    读音:Xī'nàmíng'ān《姓氏词典》收载。其据 《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 “蒙古族姓。清顺治时内大臣都尔玛,姓此氏。” 《清通志·氏族略》 作“锡纳明安”。

  • 读音:tài【源】 ①周文王四友之一太颠之后,见《元和姓纂》(6,12,60)。一说,文王四友为闳夭、太公望、南宫适及散宜生,太颠亦作泰颠,似非四友之一,仅为周文王之贤臣(62)。②高车薛干部有太姓(

  • 读音:tài【源】 ①周太王长子周泰伯之后,见《姓源》(17,62)。②周文王之臣泰颠之后(7,60)。 【望】 京兆(17)。 【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人】 泰史林,汉成帝时将军(21)。

  • 读音:Cún【源】 见《姓苑》(15,21,24)。 【布】河北乐亭(334)、山西汾阳(278)、台湾南投(64,68,261)、北京、宁夏中宁等地均有此姓。 【人】存光孙,宋时四川富顺人,宝祐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