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yí

【源】 ①系自姜姓。炎帝神农氏之裔有州、甫、甘、许、戏、露、齐、纪、怡、向、申、吕等国,见《史记》(11,21,60)。当以国为氏。 ②北周怡峰,辽西人,本姓默怡,避难改为怡氏,见《周书》(6,9,11,17,60)。③回族姓。【望】 辽西(17,418)。【布】 北京、四川成都、湖北武汉(91)、江苏武进(314)、河北香河(330)、滦县、陕西富平、青海西宁等地均有此姓。【人】 怡宽、北魏时拜羽真,赐爵长虵公(21)。怡心悔,清雍正丙午武举人(24)。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香河,山西之太原、大同、忻州,湖北之武汉,广东之吴川,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姓氏考略》 注其源:①其据 《史记·索隐》 注云: “神农后有怡氏。” 此当系出姜姓。②为 “默怡”氏所改。其注引 《周书》云: “北周怡峰,本姓默怡,避难改怡。”

北魏有怡宽; 明代有怡居敬,耀州训导; 清代有怡心海,雍正丙午武举人。

猜你喜欢

  • 判闕

    读音:Pànquè《姓氏词典》引 《新唐书》 收载,“唐有判阙·特勒。”未详其他。

  • 读音:Qiú/Chyou【综】 源出不详。山东利津有此姓(356)。

  • 馬師

    读音:Mǎshī【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郑穆公之孙公孙为马师,以官为氏(6,21,60)。一说,郑穆公之曾孙羽颉为郑马师,始以官为氏,谓之马师颉(7,12,17,60)。【人】 马师朔

  • 中黃

    读音:Zhōnghuáng【源】 ①相传黄帝时中黄丈人之后(60,62)。 ②古帝中皇氏之后,见《路史》(17)。 【变】一作中皇(60,62)。 【人】中黄直,黄帝时将,破杀蚩尤,见《后汉书》(17

  • 洪達哩

    读音:Hóngdálī【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嘉拉库(23,63,260)。【变】 一作〔洪达理〕(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嘉拉库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刘庆华《

  • 折蘭

    读音:Shélán【源】 合短兵杀折兰王,见《汉书·霍去病传》。折兰,匈奴人姓,今鲜卑中兰姓为其后(60,62,),其后支孙亦有折氏(60)。历史上匈奴族姓氏。《中国姓氏大全》、《姓氏词典》俱收载

  • 归生

    读音:guī shēng蔡仲后有归生氏。(见《路史》)

  • 读音:Tiāo【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山西有此姓。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并注此音; 《姓氏词典》 引 《姓苑》亦收,“金有挑挞。”未详其源。

  • 读音:róng【源】 本彤氏,周卿士彤伯之后,裔孙避难改为肜氏(6,7,12,15,60)。【望】 汝南(17,418)。【人】 肜铠,明时怀远人,正德中南昌千户(15,21)。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

  • 读音:mǐn【源】 系自羌姓。齐湣王之后以谥为氏,见《世本》(4,17)。②系自姬姓。春秋时鲁公族之后有湣氏(8,17,19,21)。【变】 一作〔涽〕(19,21)。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