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
【源】 ①相传神农氏之师悉诸之后(60,62)。②或为悉云、悉罗、悉居氏所改(60,62)。③宋时党项人姓(96)。【望】 宛邱(17,418)。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归 “入声”部。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引 《古今人表》 云: “悉清为神农师。” (按: 悉清,《姓氏考略》引作“悉诸”,炎帝师。)②《姓氏考略》又注: “或为悉云、悉罗、悉居诸氏改者。”
汉代有悉清; 唐代有悉末郎。
【源】 ①相传神农氏之师悉诸之后(60,62)。②或为悉云、悉罗、悉居氏所改(60,62)。③宋时党项人姓(96)。【望】 宛邱(17,418)。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归 “入声”部。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引 《古今人表》 云: “悉清为神农师。” (按: 悉清,《姓氏考略》引作“悉诸”,炎帝师。)②《姓氏考略》又注: “或为悉云、悉罗、悉居诸氏改者。”
汉代有悉清; 唐代有悉末郎。
读音:Xiéméng《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通志》 注云: “关西复姓。” (按: 查《通志·氏族略》 “携蒙”本作“攜蒙”, “携”、“”今均简化作“携”
读音:Shūlù【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长白山(23,63,180,260)。【变】 后改为徐(18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长白山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后或改单姓“
读音:Tātǎlǎ清代满族姓氏。《姓氏词典》 收载,刘庆华《满族姓氏录》 亦载,世居扎库木、安褚拉库、宁古塔、长白山、扎克丹、萨尔湖等地方,后或改为单姓“唐”。《清通志·氏族略》 译作 “
读音:mì gé【源】 琅邪人有此姓,见《姓苑》(7,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姓苑》云: “琅邪人有此姓。”琅邪故城在今山东诸城县东南。未详其他。
读音:Xùnníyàotè【源】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察哈尔(23,63,260)。【变】一作〔孙尼耀特〕(260)。
读音:Tiáoláng《姓氏词典》收载。其据《简明中国通史》注云: “源于远古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未道其详。
读音:Gěngyáng【源】 ①春秋时晋大夫食采于梗阳(即祁氏邑,故城在今山西清徐),其后以邑为氏(7,60,62)。②春秋时秦宣太后之弟封梗阳君。因以为氏(6)。【人】 梗阳巫皋,春秋时秦大夫(9,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黄骅,山西之大同、长治、晋城,江西之新余,云南之泸水,四川之通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傈僳族有此姓。《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亦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Yù喻姓主要是源自俞姓,祖先为黄帝时医官俞跗,其后代遂以俞为姓。南宋时,俞姓人俞樗聪明好学,举为进士,博闻强识,无所不知,皇帝喜欢他样样知喻,就将喻姓赐给他,俞姓子孙于是便以喻为姓。喻姓
读音:Bǎidé【综】元时人姓。疑系伯德氏之异译。元至元十四年南台御史栢德思孝,见《至正金陵新志》(232,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