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Qìng

【源】①汤七佐有庆辅(11)。②系自姜姓。齐桓公之子无亏生庆克,为齐大夫,亦谓之庆父,其后以王父字为氏(6,7,9,12,60)。③系自妫姓。陈桓公五世孙庆虎之后(5,7,17,60)。④云南白族以海螺为原始图腾之氏族,采用汉族之庆姓、翟姓、施姓(138)。 【变】汉末,庆氏自下邳又徙会稽,避安帝讳改为贺氏(6,11,62)。 【望】河内(17,418)。 【布】山西汾阳(278)、安徽淮南(362)、上海嘉定(351)、江西丰城(357)、湖南湘潭(373)、浙江义乌(277)、台湾台北(64)、四川武胜(321)、泸定、山东新泰(359)、东明、河南驻马店、陕西西安、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人】庆郑,春秋时晋惠公时大夫(6,21)。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 今上海之松江、福建之浦城、广东之吴川、云南之马关、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等地均有。汉族、朝鲜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姜姓,齐桓公之子公子无亏之后也。无亏生庆克,亦谓之庆父,名、字通用,是亦以字为氏者。望出广陵。” 或云: “诸侯之子称公子; 公子之子称公孙; 公孙之子以王父字为氏。今无亏之子庆父,其后为庆氏,此又以父字为氏而不以王父字为氏也,不可一概言。” ② 《姓氏考略》据王符 《潜夫论》注云: “出妫姓。陈桓公五世孙亦为庆氏。”③《中国姓氏大全》注云: “出自姬姓,春秋时晋国庆郑的后代。”未详其所本。

庆氏避汉安帝父讳,改为贺氏。

春秋时齐有庆封,庆父之子; 汉代有庆虬之,长安人; 明代有庆钟,永乐举人; 又有庆冬,任知县。

猜你喜欢

  • 读音:Zhà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运城、临猗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Zhōng【源】①颛帝裔孙陆终,其后以王父字为氏(7,12,17,21,60)。②夏王桀之臣太史令终古之后,见《风俗通》(1,62)。③系自任姓。黄帝庶子禺阳之裔封于终,因氏(17)。【望】南阳

  • 阿付

    读音:A-fù【源】 彝族姓。属于惹家支(375)。

  • 斗耆

    读音:dòu qí斗伯比之孙斗耆仕晋,因氏焉。(见《英贤传》)

  • 斟鄩

    读音:Zhénxún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有载,其《总论·别族》 称: “斟氏之族见於当时者,一曰斟, 二曰斟, ……” 又作 “斟寻”, 郑樵注“斟” 云:

  • 塞克圖

    读音:Sàikètú【源】 清蒙古八旗姓。凡二派,出土默特、科尔沁等地(23,63,260)。【人】清正黄旗满洲马甲林住之妻为塞克图氏(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土默特及科尔沁等地方,为蒙八旗

  • 寧佳

    读音:Níngjiā【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宁古塔(23,63,180,260)。【变】后改为宁氏(180)。【人】清镶白旗满洲领催白楞之妻为宁佳氏(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宁古塔地方,乃满

  • 读音:Yāng【源】 见《姓苑》(444)。【布】 浙江余姚(389)、江西萍乡(37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阳泉、长治、晋城,湖南之芷江,江西之吉安,浙江之余姚,云南之泸水

  • 沙罵

    读音:Shāmà【综】 明清时云南建昌府(故治在今四川西昌)沙骂土司为彝族人,姓沙骂,后改姓安氏(129)。疑沙骂即沙玛。

  • 邛叔

    读音:Qióngshū【源】 周大夫邛叔之后,见《元和姓纂》(17,62)。【变】 亦作〔卭叔〕(17)。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词典》 引 《姓解》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亦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