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诺
后魏西河有护诺氏。(见《北史》)
后魏西河有护诺氏。(见《北史》)
读音:Báisū′ní《姓氏词典》 引 《二十五史人名索引》收载, 其注云: “南北朝有白苏尼·; 隋有白苏尼·咥。”未详其源。
读音:Qiūwú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收载; 《姓氏词典》 引 《姓解》 亦收,未详其源。
读音:wǔ chéng【源】 春秋时楚大夫食邑武城(春秋时申地,后属楚,故城在今河南南阳),因以为氏(7,11,17,60)。【人】 武城黑,楚国武城大夫(7,11,26)。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读音:Dōnglǘ【源】 ①东闾,春秋时齐国门名,当时大夫以所居为氏(7,60)。②东闾为春秋时嬴姓附庸国,以国为氏,见《路史》(1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注其源
读音:Bō/Bwo【综】 源出不详。大陆南方有此姓(91)。
读音:Ākèjǔ′èpǔ彝族姓氏。阿克,意为 “劝留”。其先曾拟迁地而居,后经人劝留未迁。其族日昌,遂以事命族,以族为姓。后或改单姓“张”。见《中国人的姓名·彝族》。
读音:Wūzhālǎ【源】 ①清满洲八旗姓。凡二十二派,出乌喇、萨哈尔察、黑龙江、虎尔哈、依克赛、瓜尔拜、叶赫、卦尔察、瓦丹、松花江、沈阳、盖山村、哈达、辉发、浑同、洪口村、朱理雅拉、宁古塔、盖津村、
读音:wèi【源】 见《姓苑》(15,21,60)。【布】 山东新泰(359)、北京(9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长治、临汾、朔州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读音:Yù【源】见《姓氏急求篇》(11)。一说,即郁姓(91)。 【人】彧弘,晋时中常侍(11,17)。罕见姓氏。《姓氏词典》 引 《姓觿》收载,其注云: “晋有中常侍或弘。”未详其源; 《中国姓
读音:pī【源】 ①商时左相奚仲之裔,仲虺之后有丕氏、邳氏、伾氏、㚰氏(60,62)。 ②春秋时晋大夫丕郑之后,子孙以王父字为氏(31)。【变】 一作〔㔻〕(2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