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bì【源】 春秋时郑大夫食邑于邲(故城在今河南郑县东),后以地为氏,见《姓源》(17,60)。亦见《姓苑》(15,21)。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收载,初见于 《姓苑》。《姓氏词典》据《姓
读音:Zuó/Tzwo,Dzwo【源】见《姓觿》(17,62)。 【变】一作稓(17)。《广韵》作䎰(86)。 【望】蜀郡(17,418)。
读音:fǔ【源】 周时有内府、外府之官(《周礼》天官之属,内府掌管皇室仓库,外府掌管国内财货之出纳),世其官者以为氏(60,62)。亦见《姓苑》(21)。【望】 京兆(17,418)。【布】 上海嘉定
读音:Róngshū【源】 周大夫荣叔之后,见《路史》(6,15,17,60)。【人】荣叔遥,春秋时韩大夫(12)。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周大夫荣叔之后。”郑樵将其归
读音:gōng tuó【源】 春秋时晋国蒲邑大夫公佗世卿之后,见《姓源》(4,7,17,60,62)。【变】 一作〔公他〕(4)。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 《世本》云: “蒲邑大
读音:Diàn【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相传为甸氏所改(91)。【布】 浙江诸暨(368)、上虞(279)、江苏武进(314)、台湾台南、台北(64,68,261)、广东普宁(355)
读音:Yángyán【综】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杨颜氏(256)。
读音:Jǐngniú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
读音:dān古郸国,即亳之鹿邑。《汉功臣表》中周应封郸侯,即其地,后因氏。(见《路史》)
读音:Zhān【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浙江萧山(209)、云南东川(380)、河南淮阳(299)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晋城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