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Mín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初见於《姓苑》。郑樵云: “夏时诸侯,子孙以国为氏。今济州金乡有古缗城。”夏后相之妃有缗氏。后缗,有仍国之女。有仍,在今山东济宁。明代有缗恒
读音:Lājí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读音:Nánjiā【综】 清镶红旗满洲护军德高之妻为南佳氏(260)。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亦有南佳氏(256)。
读音:guō【音】 亦音戈(Gē)(17,24)、和(Hé)(60)。参见呙(Hé)姓。【源】 女娲氏之后,娲氏去女为呙氏(24,60)。【望】 南昌(7,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读音:Lóng隆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春秋时鲁国有隆邑,居住者以地名为姓。隆姓发源于山东,望族出于河南南阳。如今隆姓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隆姓历史人物有隆成,明朝南宫太守,有惠政。隆英,明朝人。一
读音:Xìnsì【源】 南北朝时北魏斛律部别帅之姓有信俟氏,见《魏书》(63)。
读音:Mátú《姓氏词典》 引 《宋史》 收载,“宋有麻图·华罗。”未详其源。
读音:wǎn【源】 系自偃姓。皋陶之后封于皖(故城在今安徽潜山北),春秋时灭于楚,子孙遂以国为氏(17,60,62)。【变】 一作晥(60)。【布】 浙江上虞(279)、安徽淮南(362)、北京、四川
读音:Lǐnqiū《中国姓氏大全》收载,其注云: “历史上复姓。春秋时齐国大夫禀丘子,其祖先以食邑为氏。”或作 “廪丘”。
读音:yāo【源】 见《姓苑》(21,60)。么、幺相通(62)。【望】 开封(17,418)。【布】 新疆呼图壁(342)、河南台前(29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幺显名,明时贡士,海丰训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