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chén【源】 䣅为古国名,宛丘(故城在今河南淮阳)西南有䣅亭,当以地为氏,见《玉篇》(17,60)。亦见《直音》(15,21)。【望】 代郡(418)。罕见姓氏。《
读音:Huí/Hwei【综】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读音:Nángōng/Nankung,Namkung,Lamkiong【源】 ①其先有食邑南宫(故城在今河北南宫)者,以官为氏(7)。②周文王四友南宫适之后(17,21,62)。一说,周文王时八士,有
读音:Túlǔbǔtái元代 “色目人” 姓氏。为元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译作“秃鲁八歹”。
读音:chú【源】 ①余姓所改(60,62)。②生于除月,因以为氏(60)。亦见《直音》(15,21)。【布】 河北乐亭(334)、广西马山(346)、湖南宜章(377)、台湾台中(64)、江苏高淳(
读音:xíng yáng秦宣太后弟封陉阳君,因氏焉。(见《英贤传》)颛帝后有陉阳氏。(见《路史》)
读音:Bùkùlǔ【综】 ①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布库鲁氏(256)。②清蒙古人姓。布库鲁杰纯,清蒙古正白旗人,咸丰年间历任宁夏副都统、乍浦副都统(72,254)。
读音:pò liù hàn与“破六韩”同。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即破六韩氏。《唐书》 作 ‘破落汗’。”《姓氏词典》音pòliùhán,不确。
读音:xīng【源】 ①古帝少昊氏之后,见《姓苑》(17,62)。②春秋时宋司星子韦之后(60)。③土族姓(195)。【望】 济北(17,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星重,晋时济北
读音:Jiāng’ē【综】 清镶红旗满洲前锋熊州之妻为姜阿氏(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