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Míng

明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百里奚为秦国大夫,生子视,字孟明,其支孙以祖父的字“”为氏。二是改姓。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三字姓壹斗眷氏,进入中原后,改为汉字单姓“”氏。三是出自谯明氏。相传燧人氏有部下名明由,是谯明氏的后裔。明由的后代便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明氏。

明姓的望族主要分布在吴兴、平原(今山东平原)一带。如今江西、湖北、广东、四川、甘肃张掖等地多有明姓人家居住。

明姓历史人物有明克让,隋朝人。儒雅有德行,博通经史。著作有《孝经义疏》《古今地带记》《续名僧记》等。明辰,清代僧人,字问樵,扬州建隆寺方丈。琴艺高超,声名远扬,擅长画梅花,但不拘泥于古人,自成一家,草书亦为时人所重。明安图,清代蒙古族杰出数学家、天文学家和地理测绘学家。两次参加对新疆西北地区的地理测量工作,获得大量科学资料,为绘制《乾隆内府舆图》和《皇舆西域图志》提供了重要依据,对天文、历法、气象进行实地观测,进行科学研究,成绩卓著。以中国传统的数学,结合西方数学的成果,论证了三角函数幂级数展开式和圆周率的无穷级数表示式等九个公式,成功地解析了九个求圆周率的公式,写成《割圆密率捷法》一书。在清代数学界被誉为“明氏新法”,在我国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明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一百一十一位。


【源】 ①系自姬姓。周太伯之裔百里奚生孟明视,其孙以王父字为氏(7,12,17,21,60)。②相传燧人四佐之一为明由,明姓始此(60,61)。③北魏时改壹斗眷氏为明氏,见《魏书·官氏志》(17,60,70)。④清初,明桂王退入缅甸时,有随军回回人,阻于云南腾冲、保山等地,遂以明为氏(176)。⑤云南景颇族木如氏,汉姓为明(168)。⑥清贵州土司有明氏,始于明朝(72)。⑦彝族之姓(130)。【望】 吴兴、平原、河南(17,21,60,418)。【布】 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尤以湖南、湖北等省多此姓,二省明姓约占全国汉族明姓人口43%。【人】 明僧胤,南北朝宋国平原人,冀州刺史(61)。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景县,山东之平度、平邑、昌乐、龙口,山西之太原,湖南之芷江,广东之吴川,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河口、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回、傣、土家等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注云: “燧人四佐有明由。明姓始此。”②郑樵注云: “姬姓,虞仲之后也。有百里奚者,为虞之公族大夫,晋献公灭虞,虏虞公及其大夫百里奚以媵秦穆姬。自此遂为秦大夫。奚生孟明视。视,名也; 明,字也。以字为氏。”③ 《姓氏考略》 又据 《魏书·官氏志》 注云: “后魏壹斗眷氏改为明氏。” 望出平原、河南。

晋代有明汲、明预; 北魏有明亮; 隋代有明克让; 唐代有明崇俨,正谏大夫; 元代有明玉珍; 明代有明时举,天启中科; 清代有明耀光。

猜你喜欢

  • 读音:Tǐng/Tiing【综】 源出不详。安徽淮南有此姓(362)。

  • 读音:yùn鲁后有运氏。(见《路史》)

  • 读音:Chú【源】 ①本姓邹,后去邑为刍,见《姓考》(17,60)。②战国时楚考烈之庶子负刍,立四年,秦始王之将王翦败楚师于蕲(故城在今安徽宿县)后破楚国,虏负刍,楚遂灭,后人以刍为氏(60,62)。

  • 次第

    读音:Cìdì/Tzuti【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 米梯日

    读音:Mǐtīrì珞巴族姓氏。本 (氏) 族名,遂以为氏,出自义都部落。其姓名构造特点为: 名前姓后,如洛国·米梯日——洛国,名; 米梯日,姓氏。见 《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 簡拿

    读音:Jiǎnná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 阿黎

    读音:A-lí【综】 彝族姓。什耶、狄俄曲安等家支均有阿黎姓,属什耶家支的又称〔阿某俄革〕(375)。四川凉山地区有此姓(208)。

  • 子韩

    读音:zǐ hán齐顷公子韩之后,以王父字为氏。(见《世本》)

  • 读音:Qiú【源】 见《直音》(15,21)。【望】 渤海(17,418)。罕见姓氏。《汉语大字典》收载。其引 《集韵》云: “盚,姓也。”未详其源。(按: 《姓氏词典》音qiù,不从。)

  • 读音:Xié【综】 源出不详。见《中华姓府》(63)、《新编千家姓》(73,91)。台湾多此姓,尤以宜兰、花莲为多(64,68,26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 《姓氏词典》引 《太平图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