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zhì

【源】 ①系自姬姓。春秋时晋大夫荀林父之弟荀首,食邑于知,为知庄子,知亦作智,因氏(7,12,16,17,60)。 ②汉时西域国有智氏,见《穆天子传》(60,62)。 ③满、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344)。【望】 天水、陈留、河东(17,60,418)。【布】 台湾(64,68,261)、北京、山西太原、内蒙古包头、江苏南京、河南郑州、获嘉、偃师等地均有此姓。【人】 智嗣,汉时零陵太守(6,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获鹿、尚义、阜平,山东之昌乐、平邑,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等地有分布。汉族、鲜族、藏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乃“”之今字,故郑樵注云:“姬姓,即荀氏,荀首别食智邑,又为智氏。至荀瑶,为赵、魏所灭,故智氏亦谓荀氏。望出河东、天水、陈留。”此“”,古作“” (亦音zhì)。② 《姓氏考略》则称: “ 《穆天子传》有智氏,则西域姓。”

汉代有智嗣; 宋代有智浃、智诚; 元代有智受益,两浙运使; 明代有智审,洪武进士; 又有智聪,通州知州。

猜你喜欢

  • 撒剗

    读音:Sǎchǎn【源】 金时女真人姓(71)。【变】 亦作〔察刬〕(71)。清时称萨察氏。【望】 陇西(24,71)。【人】 撒刬吾歌,金泰和中以安远大将军为高平令,见《万历泽州志》(71)。

  • 卜⾻

    读音:Bǔgǔ【源】 彝族姓。属阿黎家支(375)。

  • 昂佳

    读音:Ángjiā锡伯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锡伯族》 收载,未详其源。(按: 疑其后改为单字姓“昂”。)

  • 读音:yá【源】 西夏吐蕃族崖氏,后去山改为厓氏(60,62)。【布】清时四川有此姓(60),今大陆仍有此姓(91)。【人】厓成,明时邛州大足人,永乐中举人,任知府(15,21,24)。罕见姓氏。《续

  • 巴雅拉

    读音:Bāyǎlā【源】 ①清满洲八旗姓。凡二十派,出松花江、虎尔哈、木伦、卦尔察、法尔图、黑龙江、长白山、倭济、扎库塔、库穆努、宁古塔、伊兰费尔塔哈村、乌丹村、乌塞理、库穆图、绥分、库尔喀、巴硕和罗

  • 兀羅帶

    读音:Wùluódài【源】 元时蒙古人姓(57)。【变】 ①《南村辍耕录》载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兀罗歹氏(13)。清《续通志·氏族略》有乌鲁岱氏(24)。〔兀罗歹〕、〔乌鲁岱〕等似均为兀罗带之异译。

  • 朱車爾

    读音:Zhūchē’ěr【综】 清驻防索伦正红旗中有朱车尔氏,世居嫩江(259,260)。

  • 東王

    读音:Dōngwáng【综】 明时河南鹿邑县有东王四,官中义后卫百户(21,60,62)。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明 (河南) 鹿邑县有东王四,官中义后卫百户。”未详其源。

  • 婆羅

    读音:Póluó《姓氏词典》 引 《二十五史人名索引》收载。其注称:“《北史》有婆罗·化;《五代史》有婆罗·阿卜珍。”未详其他。

  • 台楚

    读音:Táichǔ【源】 清蒙古八旗姓(23,63)。【人】 台楚托克托啰,清镶蓝旗人,世居巴林,满洲天命中从征囊奴克有功授备御世职(23)。清代满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清初,满八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