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
【源】见《姓苑》(7,9,11,15,21)。系自妫姓。虞幕(舜祖,名思)之后有暮氏,见《路史》(17)。【望】吴兴(17,418)。【布】四川德昌(333)、安徽淮南(362)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忻州、方山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亦收,未详其源。
【源】见《姓苑》(7,9,11,15,21)。系自妫姓。虞幕(舜祖,名思)之后有暮氏,见《路史》(17)。【望】吴兴(17,418)。【布】四川德昌(333)、安徽淮南(362)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忻州、方山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亦收,未详其源。
读音:Chèmòsī【综】 清驻防杭州蒙古八旗中有撤墨斯氏(256)。
读音:Kē柯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自姬姓。春秋时有吴国公子柯卢,其后代以“柯”字为姓氏。二是北魏柯拔氏改姓柯,其后世子孙遂为柯姓。三是古代羌族、鲜卑族中都有柯姓,其后
读音:jǐ【源】 见《名贤氏族言行类稿》(10,63)。宋大夫仲几之后,以王父字为氏。(见《风俗通》)后魏俟几氏改为几氏。(见《魏书·官氏志》)
读音:Cíwú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有载。其注“慈毋”云: “《路史》: ‘慈氏、慈毋氏,齐王之后’。一云即兹毋氏,亦即兹无氏。” (按: 既称“齐王”,其时当在战国,乃为田齐,故此
读音:Gǎnghárěyī【源】 彝族姓。属拉普收吐家支(375)。
读音:Fǒuhài历史上罕见复姓。《中文大字典》 有载。其注引 《容斋随笔·汉人希姓》 云: “两《汉书》所载人姓氏。有后世不著见得甚多,漫纪于此。以助氏族书之脱遗,复姓如公上、不害、合博
读音:Měngǔchǔ【源】清满洲八旗姓。凡四派,出乌拉蒙古楚山、叶赫、沈阳、乌喇等地(23,63,180,260)。 【人】清镶蓝旗满洲马甲五成额之妻为蒙古楚氏(260)。清代满族姓氏。散处乌拉、蒙
读音:Yǒutōng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词典》 引 《太平图话姓氏综》收载; 《续通志·氏族略》亦收,其据《容斋随笔》云: “汉有友通期。”(按: 《中文大字典》 以“友通期”姓友。其注
读音:Gǒujiǎo【综】 哈尼族姓。以氏族名为姓,世居云南金平,汉姓为张(137)。
读音:Bāwúdōng现行维吾尔族姓氏。今新疆之乌鲁木齐有分布。见于报载,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