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Shūmòlī【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二派,出沾河、乌拉等地(23,63,180,260)。【变】 一作〔舒墨理〕(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沾河、乌喇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
读音:Xīlìyīn【源】 南北朝时为今新疆或中亚一带民族的姓氏,见《南齐书》(425)。
读音:sēn【源】 ①见《姓苑》(15,21,63)。②蒙古(369)、布朗(156)等民族均有此姓。【布】 云南镇雄(331)、曲靖(62)、新疆呼图壁(342)、台湾台东、桃园、台北(64,68,
读音:sān kàng【源】 ①系自子姓。周时宋微子启(商纣王之兄)之后,见《路史》(6,7,60)。②三伉为春秋时卫邑,晋公子重耳封舅犯於三伉,支孙因以为氏,见《风俗通》(6)。【变】 一作〔三
读音:Rè【源】 见《姓苑》(17,62),《集韵》(7)及《玉篇》(91)。罕见姓氏。《汉语大字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引 《玉篇》 云: “偌,姓也。”未详其源。或音ruò
读音:cóng【源】 宗氏因事加玉为琮(60,62)。【望】开封(17,418)。【人】琮师古,宋时开封人,登科进士(12,15)。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姓氏考略》注云: “本宗姓
读音:Lèjiū【综】 瑶族姓。世居云南金平城关镇,属红头瑶,汉姓为赵,又分大赵(布车勒鸠)、中赵和小赵(117)。
读音:Guǎnjiā【综】 锡伯族姓。汉姓为管,新疆察布查尔有此姓。
读音:Nán【源】 清时云南丽江府北路土千总喃氏,世传四代,后无闻。世居康靖地方,东至康普白岩山30里,南至怒江50里,西至窝路岩桥30里,北至岩瓦岩桥70里(253)。现行阿昌族姓氏。今云南之陇川有
读音:Bātúlǔtè【综】 清驻防察哈尔镶红旗有巴图鲁忒氏(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