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Bǎi

柏姓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氏。周朝时,在今河南西平有柏国。春秋时,柏国被楚国所灭,后代就用柏为姓氏。二是以祖辈名号为姓氏。相传远古时代东方部族首领有柏皇氏,住在皇柏山(皇伯山,今河南开封陈留镇)上,他的子孙就以柏为姓。也有其他少数民族改姓为柏的,如加入满族的朝鲜族柏氏。

柏姓在先秦时已分布于今河南洛阳和山西夏县等地,秦汉时在魏郡落籍。东汉至三国时期,柏姓在平原郡、济阴郡和魏郡繁衍兴旺。两晋南北朝,柏姓南迁。唐代,柏姓依旧以北方为繁衍中心,江苏、湖北、湖南、四川等南方省份亦有柏姓人散居。唐末宋时,柏姓南迁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地。这一时期,柏姓在北方以山东为繁衍中心,在南方,以安徽、湖南为繁衍中心。明初,山西柏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安徽、河南、山东、浙江等地。清中叶,柏姓迁移到东北和西北各地。如今柏姓尤以湖南、山东、安徽等省为多。

柏姓历史人物有柏翳,即伯益,夏初东夷部落首领。相传善于畜牧与狩猎。助禹治水有功,被禹举为继承人,并委以国政。传说他发明凿井。柏良器,唐代著名将领。初由父友荐之于李光弼,授兵平山越,迁左武卫中郎将。柏丛桂,明朝人。洪武年间,他上书朝廷建议筑淮堤,建槐楼20公里,以防备水患。明太祖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在淮扬一带征用民工,由他负责这个宏伟的工程,大功告成后,乡人称为“柏家堰”。

柏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三十七位。


【源】 ①古帝柏皇氏之后有柏氏,见《风俗通》(1,6,7,12,17)。②春秋时柏子国(故城在今河南西平)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见《风俗通》(1,17,60)。③清高丽人姓,世居易州(23,260)。④清时云南丽江府奔子栏(在今德钦境)土把总为柏氏,系藏族(253)。【变】 亦作栢(6,16,17)。【望】 平原、济阴、魏郡(17,21,60,418)。【布】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5%。尤以湖南、山东、安徽等省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柏姓人口61%。【人】 柏夷亮父,相传为颛顼帝之师(17,21)。柏良器,唐时魏州人,因战功封平原王(61)。


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很广: 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景县、固安,山东之鱼台、淄博,山西之太原,江西之崇仁,广东之吴川,广西之灌阳,贵州之普安,四川之合江,云南之陇川、马关、河口等地均有。汉、满、蒙、回、苗、布依、哈尼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 《风俗通》: ‘柏皇氏之裔’; 又: 柏亮父,颛帝师; 柏招,帝喾师; 柏景,周太仆。当为柏姓之先。”② 《姓氏考略》 注云: “春秋时柏国 (子爵) 为楚所灭,子孙或以为氏。” 柏国在今河南西平县西,望出魏郡、济阴。③清代高丽族亦有柏氏。世居易州地方。见 《清通志·氏族略》。

一音bó,又音běi。

汉代有柏直,魏人,大将; 唐代有柏良器,左武卫中郎将; 明有柏英,江都人,延安卫指挥使; 清代有柏古、柏立本。

猜你喜欢

  • 白楊堤

    读音:Báiyángdī《姓氏词典》 有载。其注“白杨提”据《太平图话姓氏综》云: “吐谷浑姓,又作白杨堤、白扬题。北魏有白杨堤·度汗。”

  • 烏濟佳喇

    读音:Wūjǐjiālǎ【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长白山(23,63,180,260)。【变】 一作〔吴济佳喇〕(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长白山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

  • 雠子

    读音:chóu zǐ陈桓公生昭子来将,孙卑为雠子氏。(见《世本》)

  • 裕爾庫哷

    读音:Yù’ěrkùliè【源】清满洲八旗姓,凡三派,出诺罗、松花江、黑龙江等地(23,63,180,260)。 【变】一作〔俞尔库勒〕(180,260)。 【人】清正蓝旗满洲马甲登特之妻为裕尔库哷氏

  • 读音:yě【源】 原系蒙古人姓(15,21,60)。【布】 北京、湖北武汉(91)、钟祥(388)、四川成都(91)、江苏武进(314)等地均有此姓。【人】 也伯先,明时安徽怀宁人,洪武初岁贡,任训导

  • 和和齊

    读音:Héhéqí【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尼马察(23,63,180,260)。【人】 清镶蓝旗满洲闲散雅住之妻为和和齐氏(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尼玛察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

  • 读音:Nòu《姓氏词典》 引 《贵姓何来》 收载,未详其源。(按:槈,与 “耨” 同。朱骏声 《说文通训定声》:“槈,亦作耨。”疑此乃耨姓之分族。)

  • 陶丘

    读音:táo qiū【源】 帝尧之子丹朱居陶丘(故城在今山东定陶西南),其后以地名为氏(6,7,12,15,17)。【变】 一作〔陶邱〕(6,17)。【人】 陶丘德,春秋时齐大夫(7,12,60)。陶

  • 读音:shǐ【源】 见《姓苑》(7,9,15,21)。【望】 建安(17,62,418)。【布】 湖北武汉(91)、台湾嘉义(64,68,26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湖北之武汉,山西之太原

  • 敖托

    读音:Áotuō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本金代女真族姓氏。或译作“奥敦”、“奥屯”,至清,融为满族,或译作“鄂托”。世居赫图阿拉、叶赫、乌喇地方,为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