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僕
【源】 柔仆氏、羸土氏亦帝喾之末裔(19,21)。柔仆为国名,当以国为氏。或后改为柔氏。
【源】 柔仆氏、羸土氏亦帝喾之末裔(19,21)。柔仆为国名,当以国为氏。或后改为柔氏。
读音:Píng【源】 评,官名。汉有廷尉平,隋改为评事,属大理寺,掌平决刑狱。因官为氏,见《姓苑》(15,21,62)。【布】 北京(91)、安徽淮南(362)、四川成都(91)、台湾高雄(68、26
读音:Yīlóu《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姓觿》 注云: “即伊娄氏。”
读音:gě bó【源】 系自嬴姓。夏时诸侯葛伯,后为商所灭,子孙以国为氏(6,7,12,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赢姓,夏时诸侯为商所灭,子孙因以为氏。许州
读音:Bǔlǐngqínduōlǐbótái【综】 元时蒙古人姓(57,61)。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布朗吉尔都尔伯特〕(24,63)。【人】 月鲁帖木儿(一作伊鲁特穆儿),卜领勤多礼伯台氏,一说,
读音:sì nú【综】 北魏时改俟奴氏为俟氏,见《魏书·官氏志》(7,12,27,60)。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后改为单姓俟氏。
读音:Bālǔgěijīn【综】 鄂温克族姓(哈拉名)。世居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陈巴尔虎旗的莫尔格河(192)。
读音:hè xù【源】古帝赫胥氏之后(9,17,60)。【变】亦作〔赫苏〕,见《路史》(8)。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 《路史》 云: “赫胥氏,古天子,后有赫胥氏。”
读音:xuán【源】 ①相传为黄帝之子玄嚣之后,见《姓氏寻源》(60,62)。②相传为黄帝之臣玄寿之后(60,62)。③相传帝庚子玄元之后(60)。④少昊时诸侯国玄都,子孙以国为氏,见《风俗通》(1)
读音:Jìn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颇广: 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景县,山东之鱼台、昌乐、平邑,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湖北之利川,湖南之芷江,云南之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
读音:bēi liáng【源】 卑梁,春秋时楚国边境之邑,与吴国接境,后以邑为氏(21,60,87)。历史上罕见之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 “楚国边邑,后以为氏。” 《史记·吴世家》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