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Fēi

【源】 系自偃姓。棐国,春秋时郑国之棐林(故城在今河南新郑东25里),因以为氏,见《姓考》(17,62)。亦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姓氏词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 “①以国为氏,古棐国,偃姓,郑之棐林即是(据 《姓考》)。”《汉语大字典》注“即棐”,引 《集韵》 云: “裴,即裴,汉侯国,在魏郡,或从木。”棐,同裴。即棐,县名。”其地在今河北肥乡南,音féi。此与 《姓氏词典》所注有别。②“以地名为姓氏。棐林,春秋郑地(据《姓觿》),故地在今河南新郑县东二十五里。二说(按: 指①、②) 系指一处。” (按: 既“指一处”,不当视作二源。其实,古之棐国与棐林并非一处。《汉语大字典》注“” (一) 之⑧云: “春秋时郑国地名,即棐林,故地在今河南省郑州市南。”音fěi。亦与 《姓氏词典》所注不同)。姑收录。

猜你喜欢

  • 读音:Shēn【源】 㜪,国名,汤妃有㜪氏女,生太丁,后以为氏(60)。有㜪即有莘,亦称有辛,有㜪,故城在今山东曹县西北,商汤娶有莘之女,即其国

  • 弋门

    读音:yì mén【源】 居于弋门,因以为氏(60,62)。【望】 渔阳,见《姓苑》(17)。渔阳人有弋门氏。(见《姓苑》)

  • 五斗

    读音:Wǔdǒu【源】 非汉族姓(60,62,63)。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夷姓。”未详其他。

  • 乙旃

    读音:yǐ zhān【源】 ①北魏时高车部(即铁勒,汉时称丁零)有十二姓,其第三姓为乙旃氏(27,60,70)。②鲜卑人姓。北魏献帝以叔父之后为乙旃氏(7,9,12,21)。【变】 北魏孝文帝时改乙旃

  • 勝濆

    读音:Shèngfén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有载。其注“胜奔”云: “高阳氏妃胜奔氏。一作胜��氏,又作胜坟氏。” 《姓氏词典》 注引 《通鉴前编》云:

  • 读音:Jiǎn简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晋大夫狐鞫居,号续简伯。续,邑也,简,谥也,其后人以谥号为姓氏。简姓发源于河北范阳、涿郡一带,形成范阳郡望。简姓历史人物有简雍,三国名将。刘备入川,他曾打前站进

  • 读音:yǔn【音】 亦音沿(Yán)(86)。【源】 ①高阳帝时有允格,后因氏(17)。允格为古帝少昊之孙(7,15,17,21,60)。 ②相传为黄帝庶子伯儵之后(17,62)。 ③允姓之戎,居于瓜

  • 读音:Liú【源】镏即留,春秋时郑邑,后为周大夫刘子采地,古时留、刘字通,其故城在今河南偃师西南35里之刘聚,以地为氏(60,62)。镏乃刘之讹字(60)。书传无镏字,疑即刘氏刀屈曲为之(24)。【变

  • 大孙

    读音:dà sūn楚大孙伯之子孙。(见《左传》)

  • 读音:gǔ鹄氏,望出东海。(见《通志·氏族略》)鹄,曲沃地,诗所云:从子子鹄。或有以地为氏者。(见《姓氏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