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zhí

【源】 ①系自姒姓。越王之后有植氏(17,60)。②天竺胡人之姓,盖释种也(7,60)。 【望】 南海、南越(17,21,418)。【布】 广东新兴(316)、顺德(363)、怀集、花县、四川汉源(336)、广西柳江(376)、陆川(360)、安徽淮南(362)、台湾(64,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植廷晓,北宋东莞人,北汉刘继元部将(15,21)。植敏槐,清时邛州人,顺治举人(6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广东之新会、高要、乳源、吴川、清远,贵州之从江,山西之太原、朔州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归 “入声” 部。其源不一:①郑樵注引 《元和姓纂》 云: “南越有此姓。” 《姓氏考略》 注引 《路史》 亦云: “越王后有植民。” (按:据此,《姓氏词典》 注称: “源于姒姓。” 误矣。此之南越,亦作南粤,地指两广一带,非 “吴越” 之“”。故《姓氏考略》 又称: “南海番禺、东莞、清远间多此姓。”)② 《姓氏考略》 注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 云: “天竺胡人之姓。盖释种也。”

五代时有植廷晓,南汉大将; 明代有植士谦,教谕; 又有植轩,文昌知县; 又,河南南阳有植氏; 清代有植廷纪,康熙庚子举人。

猜你喜欢

  • 烏?哩

    读音:Wūkūlī《姓氏词典》收载。其据 《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 “满族姓。清咸丰时固原提督经文岱,姓此氏。”(按:此当即《清通志·氏族略》所载“乌库哩”之别译,详见“乌库哩”条。)

  • 读音:Yīn【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明时山东滋阳县孔府庙户中有垔义(24)。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

  • 謨爾齊里

    读音:Móěrqílǐ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噶哈地方。刘庆华《满族姓氏录》收载; 《清通志·氏族略》作“谟勒齐哩”。

  • 屈男

    读音:qū nán【源】 ①西羌复姓(9,12,17,60,78)。 ②即屈南,系屈原之裔(6,7,12,60)。【变】 后改屈氏(78)。【布】 汉、三国时今甘肃天水,陇西一带多此姓(78)。【人】

  • 魁雅拉

    读音:Kuíyǎlā【综】 清镶黄旗满洲马甲华色之妻为魁雅拉氏(260)。

  • 柏成

    读音:bǎi chéng【综】 柏成子高为尧时诸侯,见《风俗通》(1,12,63)。张澍云:柏成非复姓(26)。一说即伯成(17,21)。历史上罕见之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引 《风俗

  • 萬紐于

    读音:Wànniǔyú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后改为单姓“于”。或作“万纽于”。

  • 读音:zhì【源】 ①系自姬姓。春秋时晋大夫荀林父之弟荀首,食邑于知,为知庄子,知亦作智,因氏(7,12,16,17,60)。 ②汉时西域国有智氏,见《穆天子传》(60,62)。 ③满、蒙古等民族均有

  • 若敖

    读音:ruò ào【源】 系自芈姓。春秋时楚君熊鄂之子熊仪,谓之若敖,后以为氏(7,12,17,21,60)。【它】 春秋时楚君不以寿终者,葬时不按成君之礼,皆谓之敖。若敖、霄敖、堵敖、杜敖、訾敖、陕

  • 藏姆

    读音:Zàngmǔ门巴族姓氏。乃历史上父系姓氏。《中国人的姓名·门巴族》有载,未道其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