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Róng

【源】 ①古有荣国,以国为氏(17,60)。②周成王卿士荣伯之后,食采于荣(或即荣錡氏,故城在今河南巩县西),其后以邑为氏,见《风俗通》(1,11,12,17,60)。③春秋时鲁宣公弟叔肸之子曰声伯婴齐,生荣,字驾鹅,亦以荣为氏,谓之荣成伯(7)。④清满洲人姓,以名之第一字为姓(181)。今满族姓(344)。⑤蒙古(255)、侗、锡伯等民族均有此姓。【望】上谷、乐安(17,60,418)。【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尤以吉林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荣姓人口33%。【人】荣援,亦作荣将,黄帝之臣,古荣国之后(17)。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上海,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阜平、景县,山东之平邑,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利川,广东之澄海、吴川,云南之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苗、瑶、傣、珞巴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①《姓氏考略》注云:“《吕氏春秋》:‘黄帝命荣援铸十二钟。’(荣援)当为荣氏之祖。”“”或作“猨”。②又据《风俗通》注云:“周成王卿士荣伯之后,以邑为氏。”荣伯,周王族,成王卿士,封於荣,(《中国姓氏大全》称:“故邑在今陕西户县西。”)因称荣伯。后或以邑为氏,系出姬姓。③郑樵则云:“周大夫荣夷公,其先食邑於荣。”因以邑为氏。荣夷公,周厉王时人,为周卿士,诸侯不享,王流於彘。荣夷公,岂成王时荣伯之后耶?“”或称荣锜,周畿内地,在今河南巩县西。望出上谷、乐安。

春秋末鲁有荣旂,孔子弟子;楚有荣黄,为大夫;汉代有荣广;宋代有荣諲,光禄卿;又有荣见素、荣真素、荣辑。

猜你喜欢

  • 刹剥邪伽

    读音:Chàbōyējiā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波利国姓。”《姓氏考略》作“刹利邪伽”,详见该条。

  • 組佳

    读音:Zǔjiā【源】清满洲八旗姓。世居铁岭(23,63,180,260)。【变】后改为祖氏(18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铁岭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后或改为单姓“祖”

  • 读音:Kūn【源】 见《中华姓府》(63)。现行罕见姓氏。今甘肃之永登有分布。此姓系永登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

  • 佛穆奇

    读音:Fómùqí【综】 清正蓝旗蒙古马甲奚特何诺之妻为佛穆奇氏(260)。

  • 木戛暴

    读音:Mùgābào独龙族姓氏。云南之贡山有分布,汉意为“崖蜂”,以为姓。或取“木戛暴”之首音谐以汉字“木”而为单姓。

  • 陸終

    读音:Lùzhōng【源】 颛顼之后。重黎之弟吴回,其子陆终支庶以陆终为氏(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祝融子陆终之后也。” 以名为氏。《姓氏考略》注引

  • 读音:Yóng【源】见《姓纂》(15,21,63)。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转引 《元和姓纂》收载; 《姓氏词典》引曹玉林、鄂木尔《新编注音千家姓》亦收,未详其源。

  • 阿塔里吉歹

    读音:Ātǎlǐjí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氏族》收载; 《续通志·氏族略》译作“阿塔里吉达”。

  • 读音:lù【源】 ①系自隗姓。黄帝封炎帝之裔参卢于潞(故城在今山西潞城东北40里),后因氏(17,60,62)。春秋时潞国,系赤狄别种,隗姓,子孙以国为氏(60,62)。②河南潞氏系北魏时没路真氏所改

  • 读音:Ài【源】 见《姓苑》(9,63)、《古今姓氏书辨证》(7)。《姓氏词典》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收载,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