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將
【源】 取“人臣毋将,将则必诛”之言为姓(60,62)。【人】 毋将隆,汉时东海兰陵人,历官谏议大夫、冀州牧、颖州太守、京兆尹、执金吾等,为官正直(6,21)。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注云:“取‘人臣毋将,将则必诛’之言以为氏。”(按:将,《姓氏词典》音jiàng。)
汉代有毋将·隆,颍川太守;又有毋将·永,兰陵人。
【源】 取“人臣毋将,将则必诛”之言为姓(60,62)。【人】 毋将隆,汉时东海兰陵人,历官谏议大夫、冀州牧、颖州太守、京兆尹、执金吾等,为官正直(6,21)。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注云:“取‘人臣毋将,将则必诛’之言以为氏。”(按:将,《姓氏词典》音jiàng。)
汉代有毋将·隆,颍川太守;又有毋将·永,兰陵人。
读音:Dòushuǐ现行罕见复姓。今山西之运城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Kǎiyán清代满族姓氏。本为地名,以地为氏。世居恺颜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
读音:Fùlèkùlū/Iokuri【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松花江(23,63,180,260)。【变】 一作〔富尔库鲁〕(180,259,260)。【人】 富勒库鲁安奇,清满洲镶黄旗人,由护军参领
读音:Gǔ/Guu,Ku【综】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读音:Jìmào【综】 田婴臣有剂貌辨,见《吕氏春秋》(17,62,63)。后改为剂氏(11,17)。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词典》引 《吕氏春秋》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引 《中国姓氏集》亦收
读音:Yángtóng【源】 见《中华姓府》(63)。
读音:guì出自陆终之后。(见《风俗通》)楚公族有贵氏。(见《路史》)陆终之后,望出常山,晋武帝才子常山贵氏,生东海王越。(见《尚友录》)
读音:Tiēnuǎn【源】 金时女真人姓(71)。【望】 彭城(71)。【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托诺〕(24)。
读音:Gùzhā【综】 彝族姓。属阿伙家支,四川美姑有此姓(375)。
读音:Shílǎlóu元代“色目人”姓氏。为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译作“匣刺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