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Gāogésīrì纳西族姓氏。云南之宁蒗、永宁有分布。“斯日”,意为“(同)一根骨头”,以示为同一血脉。“高格”,女始祖名,其后以名命氏。见 《中国人的姓名·纳西族》。
读音:Kězhuóhún《姓氏词典》 引 《姓谱》 收载,其注云: “北魏时代北姓。后改为朱氏。”(按:疑此即渴烛浑氏,盖烛、浊形近而讹。)
读音:Shǎng【源】 ①吴中八族有赏氏(11,12,17,60)。吴中,当指今江苏吴县地区。②西夏时吐蕃部落有赏氏(15,60,101)。【望】 吴郡(17,60,418)。【布】 浙江上虞(279
读音:Zhèngxiāo【综】 当由郑、萧两单姓合成。原藉福建晋江。今台湾有此姓(236)。
读音:Fēilóng【源】 古天子朱襄氏之后裔有飞龙氏(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并注其源:“朱襄后裔。”朱襄,相传为远古时人,“伏羲命为飞龙氏,造书契。”
读音:pú xiān金姓,望出广平。泰和六年正月,宋吴曦围抹熟龙堡部,将蒲鲜长安击走之。(见《金史·章宗纪》)
读音:Yìxī【综】 源出不详。台湾桃园有此姓(68,261)。
读音:yōu优,子国。(见《太平寰宇记》)舜臣晏龙优姓。(见《潜夫论》)《史记》:优孟,楚乐人也,子孙氏焉。(见《通志·氏族略·以技为氏》)
读音:xiàng【源】 周时寺人巷伯之后(6,9,12,15,60)。寺人,《周礼》天官之属,掌内宫之戒令。一说,巷伯食采于巷,后有巷氏,见《姓源》(17)。【望】 河南(17,418)。【布】 台湾
读音:zì【源】 ①天竺国有字氏,见《康泰扶南传》(60)。②明时大理府邓川州浪穹县箭杆场巡检司土巡检(72,242)、大理蒙化州备溪江(今名碧江)巡检司土巡检、大理蒙化州浪沧江(今名澜沧江)巡检司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