泯
【综】 春秋时燕国游士有泯子午者,见《晏子春秋》(63)。或出自湣氏。
【综】 春秋时燕国游士有泯子午者,见《晏子春秋》(63)。或出自湣氏。
读音:Wēi【综】源出不详。见《中国姓氏汇编》(75)。现行罕见姓氏。今内蒙古之乌海有分布。《姓氏词典》引 《姓谱》亦载,未详其源。
读音:Liángmí《姓氏词典》 引 《二十五史人名索引》收载,其注称: “南北朝时有梁弥承。”未详其源。
读音:zhā【音】又音槎(Chá)(91)。 【源】宋真宗与楂道语及姓氏,谓曰:宜求音之近而美者称之;又问姓之所起,引春秋会吴于柤(即柤渎,故城在今江苏江宁西)以对,自是改音如柤,见《姓氏辨证》(60
读音:chì luó叱罗氏,改为罗氏。(见《通志·氏族略·代北复姓》)代北姓,后改为罗氏。(见《魏书·官氏志》)张姓所改。魏张羡从孝武入关,赐姓叱氏。(见《北史》)▲<北周>叱罗协,代郡人
读音:xù【源】 见《姓苑》(7,9,15,21)。【布】 广东化州(315)、四川成都(9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广东之高要、四川之成都、山西之临汾及忻州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
读音:Shēn【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Mòkèlè【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叶赫(23,63,180,260)。 【变】 后改为孟氏(18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叶赫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Bā【音】 一说,读郅(Zhì),又音Pō(17)。【源】 ①原本郅姓,因事改为叭(17),亦见《韵书》(17,62)。②清云南普洱府思茅厅橄榄坝(今景洪猛罕)土把总叭龙闲,傣族(253)。【变
读音:Yùkùliè【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洪艾(23,63,180)。【变】 ①亦作〔俞库勒〕(180,260),〔玉库哷〕(23)。 ②清镶黄旗满洲马甲长僧之妻为玉库尔氏,镶白旗满洲养育兵三山保
读音:Nízhōng《姓氏词典》引《宋史》收载,其注称: “宋有泥中·佶移。”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