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石蘭
读音:Wēnshílán
【综】 代北三字姓。北魏时改温石兰氏为石氏(12,15,27,63)。疑即嗢石兰氏。
历史上代北地区罕见之三字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后改为石氏。未详其他。
【综】 代北三字姓。北魏时改温石兰氏为石氏(12,15,27,63)。疑即嗢石兰氏。
历史上代北地区罕见之三字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后改为石氏。未详其他。
读音:Nàkātǎ《姓氏词典》收载,其据 《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满族姓。清乾隆时骑都尉莽喀察,姓此氏。”
读音:fù mǎ见《尸子》。当为掌驸马之官,子孙以为氏。(见《姓氏考略》)
读音:Biàn卞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采邑为姓氏,源于曹姓。周文王第六子叔振铎的支庶子孙曹庄,在鲁国做官,被封于卞邑,时称卞庄子,他的后代就以“卞”为姓氏,相沿至今。以封邑名为姓氏。二是出
读音:Zhū/Ju【综】 源出不详。台湾高雄有此姓(64)。
读音:Dárónɡbā【源】 僜人姓。世居西藏察隅(435)。
读音:tǎn【源】 源出不详。见《姓觿》(17)。【望】 略阳(17,60,418)。【布】 上海、武汉(91)、山东滨县等地均有此姓。【人】 坦中庸,宋时绍兴年进士,累官至提点刑狱(15,60)。一
读音:Kèrě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读音:Chéngtāng【源】 见《姓苑》(15,63)。
读音:chéng góng【源】 ①系自姬姓。周昭王之子成公男之后有成公氏(7,17,60)。②系自姬姓。春秋时卫成公之后,以谥为氏(12,17,60)。 【人】成公绥,晋时东郡白马人,中书郎(21)
读音:Chí池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居住地为姓氏。古有世居于护城河畔者,便以池为姓。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于嬴姓。战国时,公子池在秦朝为大司马,其后人以祖上名字为姓。池姓主要起源于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