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Hún

【源】 ①太昊(即伏羲)之良佐浑沌之后有浑氏、沌氏、屯氏(8,17)。②系自姬姓。春秋时郑穆公之子偃,其孙为游氏。游氏之孙罕为郑大夫,其子宽,又别为浑氏(7,17,60)。③北魏时鲜卑族吐谷浑氏、谷浑氏后均改为浑氏(6,12,60,70)。④唐时回纥人有浑氏,系出铁勒部九姓中之浑部(70)。一说,出自汉武帝时匈奴浑邪王(湿阴定侯)之裔,随魏南迁河南,因氏(12,17,60)。⑤裕固族姓。亦称克孜勒氏,清末明初始改为浑氏(198)。⑥西夏人姓(24)。【望】 河南(17,418)。【布】 北京、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均有此姓。【人】 浑轩,春秋时晋大夫(21)。浑释之,唐时兰州人,世为本州都督,累迁开府仪同三司,试太常卿,封宁朔郡王(61)。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大同、临汾、晋城、运城,湖南之冷水江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姓氏考略》 注 “浑沌” 引 《路史》 云:“浑沌氏,是为浑敦,后有浑氏、沌氏、屯氏。” ②又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 云: “战国郑大夫浑罕之子宽,别为浑氏。” (按: 郑樵注: 《左传》 “郑大夫浑罕。”既为 《左传》 所载,当在春秋之际。《辨证》 所谓“战国郑大夫浑宽” 云云,不确。《姓氏词典》 既称“源于游姓”,又谓 “出自姬姓。” 自相矛盾。盖春秋时郑穆公子偃,字子游,其后以王父字为氏,称游氏; 游氏之孙浑罕,生子宽,别为浑氏,此当以名为氏,系出姬姓。) ③郑樵据 《魏书·官氏志》 注云:“吐谷浑氏改为浑氏。” ④又据 《唐书·世系表》 云:“出自匈奴浑邪王,随拓跋氏徙河南,因以为氏。” ⑤西夏党项人姓氏。《续通志·氏族略·辽·属国之姓》载: “夏武功大夫浑进忠; 武节大夫浑光中。”

唐代有浑瑊; 又有浑释之,兰州人,宁朔郡王;五代时有浑解楼。

猜你喜欢

  • 烏齊格

    读音:Wūqígé【综】 清正红旗蒙古马甲诺图顾礼之妻为乌齐格氏(260)。

  • 读音:Kūn/Kuen,Kwun【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郑成公太子髠顽之后,见《姓源》(17,62)。【变】 亦作〔髡〕(91)。【人】 髠屯,春秋时郑国外仆,见《左传》(11)。

  • 布自

    读音:Bùzì【综】 彝族姓。属阿尔家支,居拉木觉果(375)。

  • 執失

    读音:Zhíshī【源】 代北突厥族姓。北蕃酋帅有咄密支颉利发,姓执失氏,降唐,为定襄州都督(7,12,60)。【变】 ①后改为执氏(60)。②又,《中华姓府》引《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有报矢氏(63)

  • 圖色哩

    读音:Túsèlī【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十一派,出黑龙江懋塔哈村、萨哈尔察、沙济、黑龙江阿克底村、浑春、黑龙江、尼马察、黑龙江穆理哈村、安巴西穆讷、沈阳、锦州等地(23,63,180,260)。【变

  • 德普

    读音:Dépǔ彝族姓氏,本氏族名,或以代姓。德普,即“地氏族”,后或改单姓“李”。见 《中国人的姓名·彝族》。

  • 读音:Shuài【源】 ①其先本姓师,周时卿士刘康公之后,为避晋景帝司马师之讳,改为帅氏(6,7,9,12,60)。 ②土家族姓(387)。【变】 一作率(12,21)。【望】 石城(261),琅邪(

  • 顏不花歹

    读音:Yánbùhuādǎi【源】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颜不花歹氏(13)。【变】清《续通志·氏族略》作〔雅克布哈岱〕(14)。

  • 广武

    读音:guǎng wǔ出广武君李左车之后。(见《元和姓纂》)出广武君陈余之后。(见《姓苑》)广武,汉李左车封广武君,因氏焉。(见《万姓统谱》)

  • 吐火盧

    读音:Tǔhuǒlú【综】 见《中国姓氏汇编》(75)。《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收载。未道其详。疑即 “吐火罗” 氏之别译。姑兼收以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