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
【源】 见《姓苑》(6,7,9,12,15)。【望】 广陵(17,418)。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归 “去声”部。初见于《姓苑》,未详其源。
【源】 见《姓苑》(6,7,9,12,15)。【望】 广陵(17,418)。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归 “去声”部。初见于《姓苑》,未详其源。
读音:Kāngjiédá清代满族姓氏。世居黑龙江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lì励静,湖州人,嘉祐登科。(见《万姓统谱》)清初赐改厉社讷姓为励氏。(见《姓氏考略》) (按:励杜讷,静海人,清初刑部右侍郎。)
读音:Tāotiè【源】 南北朝时梁武陵王萧纪举兵反,败后,将军樊猛杀之,有司请绝属籍,梁元帝赐姓饕餮氏(7,15,21,48,62)。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据 《南史》 注
读音:Hónghuòduī【综】 清驻防察哈尔镶红旗中有洪霍堆氏(259,260)。
读音:Zhēn'gōng【源】见《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62)。《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Dāi【源】 见《中华姓府》(63)及《中国姓氏集》(62)。【布】 山西平陆(298)、台湾高雄(68,261)、四川乐山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福建之上杭有分布。《新编千家姓》亦收
读音:Lù逯姓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封地为姓氏,源自嬴姓,秦国公族有大夫封于逯邑,其后人以封邑名为姓。二是源自芈姓,东周时楚国公族有逯氏。逯姓发源于陕西、甘肃一带,以广平郡(河北鸡泽)、临河郡
读音:Mǎn【源】 ①系自妫姓。陈胡公满之后,见《风俗通》(1,9,17,21)。周武王封虞舜之裔妫满于陈(故城在今河南淮阳),春秋时灭于楚,史称胡公满。②鲜卑人姓,见《后汉书》(242)。③荆蛮有瞒
读音:zǐ xíng【源】 春秋时有卫国大夫子行敬子(11,15,17,24)。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周子行敬子,卫大夫。”未道其详。
读音:Xīn【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浙江余姚(389)、吉林宾县(62)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吉林之吉林市、浙江之余姚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收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