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什拉
【源】 金时女真人姓(23),至清为满洲八旗姓,世居扎库木(23,63,180,260)。【人】 清正红旗满洲闲散伽蓝保之妻为乌什拉氏(260)。
清代满族姓氏。世居扎库木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本女真族姓,至清融为满族。《续通志·氏族略》写作“乌实拉”。
【源】 金时女真人姓(23),至清为满洲八旗姓,世居扎库木(23,63,180,260)。【人】 清正红旗满洲闲散伽蓝保之妻为乌什拉氏(260)。
清代满族姓氏。世居扎库木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本女真族姓,至清融为满族。《续通志·氏族略》写作“乌实拉”。
读音:Sūbóyě历史上吐蕃之姓。唐代,吐蕃兴起,其先乃发(音bō)羌人之后,相传其一世赞普名弃聂充(按:“赞普”吐蕃语之音译,意指“英雄男子”,以指其首领,实即指其氏族酋长),自称为天神
读音:fáng【源】 ①相传为帝尧之子丹朱之后,见《路史》(60,62)。②春秋时宋公族有防氏,见《路史》(17)。③春秋时鲁孝公之子强,字子臧,故称鲁臧氏,食采于防(故城在今山东费县东北60里之华城
读音:Kèliè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锡喇穆楞(23,63)。【变】 清蒙古镶黄旗中有柯勒特氏、柯勒德氏(259),〔柯勒特〕、〔柯勒德〕等似均为克哷特之异译。【人】 克哷特三金,清蒙古镶黄旗
读音:Wēihè【源】 西夏人姓(24,63)。【人】 威赫伊特,西夏将(24,63)。历史上羌族党项人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辽兴宗十九年正月,遣使问罪于夏。夏将旺布等攻之
读音:qián wū【源】 春秋时鲁大夫有鍼巫氏(7,24,60,62)。【变】 后改为鍼氏(7,24)。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 《左传》注云: “鲁大夫有鍼巫氏。”
读音:jiǎo【源】 五代十国时南汉交州牙将皎公羡之后(60,62)。【望】 南越(17,418)。【布】 北京、四川成都(91)、陕西渭南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雁北地区、四
读音:tǔ nán一作吐难。土难氏改为山氏。(见《魏书·官氏志》)
读音:Dūzhū【源】见《复姓录》(444)。《姓氏词典》 引 《复姓录》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kě zhū hún出自代北,又居怀朔,随魏南迁。(见《通志·氏族略·代北三字姓》)▲〈北齐〉可朱浑元,天保初封扶风郡王。
读音:Āyóu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马边、峨边有分布,此姓由马边、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