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Xìfēng【源】唐时党项族别部有细封氏(7,11,54,60)。【变】①亦作〔细风〕(54)、〔佃封〕(19,21)。②后改为细氏(60,62)。【人】细封步赖,唐贞观中轨州刺史(194,42
读音:póu【源】 ①汉时已有裒氏,见汉《叔孙敖碑》(60,62)。②北魏时改达勃氏为裒氏,见《魏书·官氏志》(7,11,60,62)。一说,改为褒。古时裒、褒相通(70)。③五代时宁都人裒愉,本姓哀
读音:Huòluótuō【综】 清正红旗蒙古护军色楞之妻为霍罗托氏(260)。
读音:sān lǘ三闾大夫屈原之后,有三闾氏。(见《风俗通》)楚屈原为三闾大夫,因氏焉。(见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按:三闾,原为战国时官名,职掌楚王族昭、屈、景三氏。《尚书·大传》又云:八家为邻
读音:Jiǎn' gān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读音:Zhā【音】 亦音渣(Zhā)(73,75)。【源】 ①吐蕃族姓(217)。②新疆锡伯族扎斯胡里氏汉姓为扎(201)。③蒙古族姓(369)。【布】 安徽淮南(362)、湖南浏阳、新疆吐鲁番(62
读音:Wòyìlá【源】斡亦剌,又译外剌、猥剌,复数为斡亦剌惕。蒙古的一部。居于色楞格河支流德勒格尔河以北地区。明时称瓦剌(397)。当以部为氏。【人】也不干,斡亦剌氏,尚延安公主,封延安王。脱亦列赤
读音:Zhě【综】 源出不详,广东新丰(296)、湖南湘潭(373)、广西、北京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Gǔtíbóxīyě历史上吐蕃族姓氏。《姓氏考略》有载,其注“鹘提悉补野” 曰: “…… 《唐书·吐蕃传》作鹘提勃悉野。”详见“鹘提悉补野”条。
读音:Jiābùtǎlǎ【源】清满洲八旗姓。世居辉发(23,63,260)。【变】亦作〔加普塔拉〕(180)、〔嘉普塔喇〕(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辉发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