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yù

【源】 ①相传颛顼之后有玉氏(17,60,62)。 ②春秋时楚国有掌玉玺之官,称玉尹,因以为氏(91)。 ③汉武帝时公玉带(齐南人,进黄帝明堂图于武帝)之后,改公玉氏为玉氏(6,15)。参见玊姓。 ④西域人姓。元时翰林学士玉元鼎,本名阿鲁丁,先祖玉速阿剌,从成吉思汗征战,为功臣,子孙遂以玉为姓。居江陵(436)。 ⑤朝鲜、锡伯等民族均有此姓。【望】 彭城(17,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玉光甫,汉时司徒(15)。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度、平邑、东平,山西之太原,湖北之老河口,广东之高要,广西之田林、荔浦,云南之孟连,四川之通江、合江等地有分布。汉、傣、彝、壮、水、鲜、布依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中国姓氏大全》注称: “春秋时楚国有掌玉玺之官,称玉尹,因官以为氏。”未详其所本。②《辞海》注云: “本作 ‘玊’,汉有玉况。”《姓氏词典》注引 《山堂考释》 曰: “汉武帝时公玉带后改为玉氏。玉况,其后也。望出彭城。” (按: 玉带,当作“玊带”。《姓氏考略》 注 “” 云: “玊,音 ‘肃’。后汉有司徒玊况。按: 玉石之玉作 ‘玉’;攻玉之玊工作 ‘玊’。见 《正韵》。玉、玊相混用,故‘玊况’,多作玉况。”③傣族之玉“”,分布於云南之孟连。“”,次女之意。傣族女性在未有子女前,其名子构成为: 排行+名。故为 “玉×”,遂有人依汉族姓名构成习俗,称“”玉。此姓系孟连县公安局提供,原材料音yì,今依习惯音yù。

宋代有玉翊; 元代有玉律。

猜你喜欢

  • 读音:Shěn【源】①审氏之先为周司空属官,主审曲面势者也,后因赐族(11,21)。②系自芈姓,楚公族有审氏,见《路史》(60)。③晋时乌桓人姓(242)。④清蒙古人姓(260)。 【望】魏郡、沛郡(

  • 慕護

    读音:Mùhù【源】当为慕护跋之后,以慕护为氏(60,62,63)。亦见《通志·氏族略》(1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据《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当为莫护跋之后,以慕护为氏。”

  • 读音:Xiāo现行罕见姓氏。今北京、山东之鱼台有分布。此姓系鱼台县等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

  • 謝加

    读音:Xièjiā【综】 土族姓。世居青海互助,汉姓为谢(195)。

  • 读音:máng【源】 原非汉族之姓。茫蛮原关南种(云南关索岭之南,称关南)其君以茫为号,因以为姓,见《唐书·南蛮传》(60,62)。【布】 辽宁沈阳、香港等地均有此姓。【人】 茫端臣,宋时承议郎(15

  • 僕敬

    读音:Pújìng【综】 见《中国姓氏汇编》(75,91)。疑系仆散之笔误。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亦收,未详其源。

  • 嵬名那征

    读音:Wéimíngnāzhēng【综】 西夏人复姓(95)。

  • 读音:suǒ【音】 亦音Sù(91)。【源】 见《姓苑》(15,21)。涑水,亦日涑川,又称阳安涧,源出山西绛县委葭谷,当以水为氏(62)。【变】 作洓(76),误。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吕梁地区有分

  • 罕父

    读音:hǎn fǔ【综】 孔子弟子有罕父黑,见《史记》。赵世家有罕父祺(17,21,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 “《史记》孔子弟子有罕父黑;又,《赵世家》有罕父祺。”未

  • 錫勒爾吉

    读音:Xīlèěrjí【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吉林乌拉(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吉林乌拉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